正锋&书法学习中,中锋和侧锋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中锋和侧锋一直是书法学习中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很多人把中锋和侧锋完全分开来讲解和讨论,认为是两种完全独立的用笔,嘉强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锋就是笔锋完全在纸面上,它包括正锋和侧锋两种形态,也可以说中锋包括广义的中锋和狭义的中锋。正锋就是笔尖完全在笔画的中间运行,狭义的中锋就是指正锋。
文章插图
侧锋就是笔尖稍侧向一边,不管正锋还是侧锋,都是中锋的用笔形态,广义的中锋包括正锋和侧锋。
所以我们平时说的中锋其实只是狭义上的中锋,也就是只说笔尖在笔画在中间这一种形态,这对初学者或小朋友方便理解来说是可以的,但学到后面就要知道还有广义上的中锋。
文章插图
因此,我们要知道中锋的对立面不是侧锋,而是偏锋,偏锋是笔锋离开了纸面,笔画完全靠笔肚擦出来的,所谓偏,就是偏离,指与中锋完全背道而驰了。
上面讲的或许有点难理解,嘉强用一个形象一点的比喻来说明一下。
文章插图
比如一个五官端正的人,不管是正面和侧面,并没有影响五官的正常形态,调整一下就回来了,但对特殊的情况来说,假如某个部位长偏了,不管怎么转,那个部位都是偏的,这也正如书法中的偏锋,因为你的笔肚着纸,不管你怎么转,都是偏的。
理解了嘉强上面所说的中锋的概念,那么对“笔笔中锋”就不应该存在疑惑了,这样说来确实是应该笔笔中锋的。
文章插图
从篆书到隶书,书法用笔基本上是以正锋为主,到了王羲之这里,他把侧锋发挥得淋漓尽致,这也是中国书法的一个巅峰。可以说晋代是侧锋苏醒的时代,为书法审美营造了新的意境。贡布里希曾经提出一个观念叫“希腊奇迹”,说的就是希腊雕像从正面到侧面的转变。假如按贡布里希的说法,我们也可以把晋人从正锋到侧锋的转变称为“东晋奇迹”了。
到了唐代,颜真卿把正锋再次发挥到了一个高度,营造了中国书法的第二座高峰,怀素的草书也充分体现了正锋的高超运用技巧。这也再次刷新我们对正锋和侧锋的理解,让我们知道不存在永远的正锋或永远的侧锋,两种用锋方式都能创造奇迹。
文章插图
最后,嘉强与大家讲讲中锋与执笔的问题。
【 正锋&书法学习中,中锋和侧锋到底是什么关系?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按现在大多数书法老师所教的,中锋行笔要直执笔,就是笔杆要垂直于纸面,这其实也是不够精确的说法。因为我们无法做到永远保持笔杆要垂直于纸面状态。
另外,通过研究,我们也已经知道,晋人的执笔其实是斜执笔的,即使到了我们现在有了高桌面的书写环境,要想写出有力的线条,笔杆也不可能垂直于纸面,因为这样无法充分发挥笔与纸的摩擦感。因此,嘉强的结论是,不管是正锋还是侧锋,执笔都是斜执笔,只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的问题。(陈嘉强/文)
文章插图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所帮助,假如需要作品点评或专业问题咨询,请关注我。
嘉强原创文章,谢绝搬运!
- 临帖#「愙斋书法」临帖,就是让古人从纸上站起来
- 手迹$吴敦义书法手迹品鉴,丰腴清秀遒劲有力,胜过一些书法家
- 振迅&怎么表现书法中的“意”?古人用了这个重要笔法来实现
- 杨姝&苏轼门人写给少妻一首“表白词”,流传900年,如今已成网红金句
- 乾隆@乾隆爷的贴身秘书,书法惊艳200多年,启功都是学的他
- 一流高手&《杨门女将》中的人物武力排名情况, 看一看谁更厉害
- 醉酒&急性酒精中毒|我谁也不服,就扶墙
- 志愿者@冬奥城市志愿者和书法家迎春送福
- 唐伯虎点秋香&祝枝山出上联:“尼姑田里挑和尚”,唐伯虎对下联,让人拍案称绝
- 志在&上联:天下口,天上口,志在吞吴。下联堪称经典,不愧是千古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