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小年
北方腊月二十三
南方腊月二十四
尽管时间上有差异
但小年一到
这年就算来了
小年被赋予
祈盼来年幸福顺利的意义
从这一天开始
家家忙着准备年货
喜气洋洋过个好年
火红的装饰点缀着大街小巷
家中长辈们张罗着过年

面脸丹如朱顶鹤,髭髯长似绿毛龟。
欲知相府生辰日,此是人间祭灶时。
——(唐)孙纬《献寿》节选

祭灶王、扫尘土
剪窗花、贴春联
小年祭灶
是大江南北共同的习俗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据民间传说
小年这一天
灶王爷会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家功过
人们想让灶王爷多说好话
以祈求来年平安吉祥
随着时代变迁
迷信的色彩渐渐褪去
留下的
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和祝愿
北“扫房”、南“掸尘”
送走灶王爷后
人们开始各种清扫、洗涮
拔除不祥,除旧迎新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剪窗花、贴春联
家家户户把新桃换旧符
图形精致、寓意美满
浓浓的年味藏在红彤彤的纸片间
这是人们对生活寄予最好的祝福
北方民间讲究吃饺子
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晋东南地区
流行吃炒玉米
民谚有
“二十三,不吃炒,
大年初一一锅倒”
的说法
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
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
小年开启了春节的“彩排”
关东糖$夜读 | 小年:春节的序曲
文章插图
作家们笔下的小年鲁迅
灶君升天的那日,街上还卖着一种糖,有柑子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我们中国人意中的神鬼,似乎比活人要老实些,所以对鬼神要用这样的强硬手段,而于活人却只好请吃饭。
——《送灶日漫笔》
老舍
二十三日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新年的“彩排”。在旧社会里,这天晚上家家祭灶王,从一擦黑儿鞭炮就响起来,随着炮声把灶王的纸像焚化,美其名叫送灶王上天。在前几天,街上就有多少多少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大小瓜形。按旧日的说法:用糖粘住灶王的嘴,他到了天上就不会向玉皇报告家庭中的坏事了。现在,还有卖糖的,但是只由大家享用,并不再粘灶王的嘴了。
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起来,新年眨眼就到了啊。在除夕以前,家家必须把春联贴好,必须大扫除次,名曰扫房。必须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至少足够吃用一个星期的——按老习惯,铺户多数关五天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假若不预备下几天的吃食,临时不容易补充。还有,旧社会里的老妈妈论,讲究在除夕把一切该切出来的东西都切出来,省得在正月初一到初五再动刀,动刀剪是不吉利的。这含有迷信的意思,不过它也表现了人们确是爱和平的人,在一岁之首连切菜刀都不愿动一动。
——《北京的春节》
丰子恺
廿三这一天,家家烧赤豆糯米饭,先盛一大碗供在灶君面前,然后全家来吃。吃过之后,黄昏时分,父亲穿了大礼服来灶前膜拜,跟着,我们大家跪拜。拜过之后,将灶君的神像从灶山上请下来,放进一顶灶轿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