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社天津1月25日电 题:冯骥才: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新社采访人员 张道正
“是什么使我们对年的记忆这么深?是文化 。 ”1月24日下午 , 著名作家、文化学者冯骥才通过天津大学“空中讲堂”的直播 , 以《用美好的年文化过好年》为主题 , 带来一场充满年意的讲座 。
在冯骥才先生看来 ,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 为了中华民族的振兴 , 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被人们深刻认识 , 唯此才能产生文化的自觉和自信 。
他饶有兴致地历数从小年到除夕 , 人们扫房子、贴窗花、炖豆腐等“忙年”的事项 , 被各地的人们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 。 大年一天天逼近 , 年的气氛一天天浓郁起来 。 实际上 , 从“腊八”那天喝上一口热乎粥开始 , 人们就已经逐渐进入过年的节奏 。
冯骥才指出 , 年是农耕文明的产物 , 人们按照大自然万物生命的四季轮回安排生产 , 春播、夏耘、秋收、冬藏 , 生活也随着四季的节律和生产的规律 , 日复一日 。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天人合一”的 。 但人们还要在平淡的日常里创造一些“高潮”——那就是节日 。 比如每个季节都有一个重要的节日 , 清明、端午、中秋、春节 , 分别对应春夏秋冬 。 历代诗人写过无数诗句 , 吟咏这些节日 , 从中能感受节日里充满人们对大自然的敏感和情怀 。
“在这些节日里 , 年又有特别的意义” , 冯骥才说 , “四季周而复始 , 一年轮回往复 , 年是前一个轮回的结束 , 又是新一个轮回的开始 。 站在这个大自然生命的节点上 , 对着眼前大把空白的日子 , 人们充满了希望、梦想、期待 , 于是就产生了一种特殊的心理——年心理 。 ”
人们有哪些年心理?冯骥才认为 , 主要是“祈福”和“辟邪” 。 “福”是一切生活中好的事情与机会 , “邪”是一切生活中不好的事情和意外 。 过年就要在新旧轮回的节点上 , 送走过去 , 把“邪”挡住 , 面对未来 , 把“福”迎来 。 这种年心理 , 大到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 小到身体康宁、家庭和美 , 在过年的时候一股脑地出现了 。 它是分外强烈的、理想的、热情的 。 它用什么来表达?用文化 。 这个文化表达就是过年的民俗 。
谈到民俗 , 冯骥才解释:“民俗是一个地域及民族共同认同、代代相传的文化方式 。 从远古一直流传至今 , 形成了一整套规模庞大、意蕴深切、形式灿烂密集而又完整的风俗事项 。 ”
过去中国人过年是从腊八一直过到正月十五 , 前后四十天左右 。 冯骥才指出 , 这漫长的过年期间 , 最重要的就是大年三十 , 就是除夕 , 而除夕的核心就是“年夜饭”;除夕之夜 , “一夜连双岁 , 五更分二年” , 是个神奇的时刻 , 此时家庭产生出巨大的磁力 , 把一家老小凝聚在一起 , 儿女向父母尽孝 , 道德和情感又一次得到加强 。 “回家过年”成了最具乡土情怀和人间情意的一句话 。
“万一你这时身在异乡 , 回不去家 , 除夕夜必定要给父母打个电话拜年 , 此时你说话的声音都跟平常不一样 , 那是民族文化的DNA在你身上发作了 。 ”冯骥才说 , 由于人们对年的情怀和期许太深 , 对来年生活的期望太切 , 为了满足年心理 , 大量应时的物品全冒了出来 , 比如春联、福字、年糕、剪纸、年画、花灯、给老人戴的绒花、给孩子的压岁钱等等 。
冯骥才特别提到年画 , 他曾牵头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对年画的普查 , 发现大大小小40个产地 , 收集到年画数据库里一万多种年画 , “恐怕还不到民间年画的百分之一 。 人们用无数的年画来安慰自己的心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