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灶神监察人间善恶 , 并在年底禀报天庭 。 农历年底送神日 , 人们很谨慎的将灶君图像贴在炉灶上祭拜 , 供奉肉食、糖饼、茶酒、水果等等 。 在唐代著作《辇下岁时记》中 , 间有“以酒糟涂于灶上 , 使司命(灶君)醉酒”的记载 。 继承此俗 , 有些地区的人 , 祭灶时 , 还要把糕点、糖浆、糖粉之类的甜食涂在灶君图像的嘴上 , 希望灶君不在玉帝那里讲自己家的坏话 , 以避免上天的责罚 。
祭祀完后 , 将图像或神位揭下 , 与纸钱、纸马等物一起烧化 , 送其归天 , 直到正月初四才来继续监察人世 。
本文图片
清代灶神画
渊源演变
据我国晋代名人周处所作的地方风物志《风土记》记载:“腊月二十四日夜 , 祀灶 , 谓灶神翌日上天 , 白一岁事 , 故先一日祀之 。 ”
宋代的范成大在他的《祭灶诗》中说:“古传腊月二十四 , 灶君朝天欲言事 。 云车风马小留连 , 家有杯盘丰典祀 。 猪头烂热双鱼鲜 , 豆沙甘松粉饵团 。 男儿酌献女儿避 , 酹酒烧钱灶君喜 。 婢子斗争君莫闻 , 猫犬角秽君莫嗔;送君醉饱登天门 , 杓长杓短勿复云 , 乞取利市归来分 。 ”
清朝前期和中期 , 祭灶一直是腊月二十四 。 而且至少到乾隆时期 , 都是腊月二十四祭祀 。 《清嘉录》卷十二《十二月·念四夜送灶》:“俗呼腊月二十四夜为念四夜 , 是夜送灶 。 ”《清朝野史大观·清宫遗闻》中说 , 乾隆一朝 , 每年腊月二十四晚上 , 祀灶神于坤宁宫 。
从清朝中后期开始 , 帝王家就于腊月二十三举行祭天大典 , 为了“节省开支” , 顺便把灶王爷也给拜了 , 因此北方地区多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 。 南方大部分地区 , 仍然保持着腊月二十四过小年的古老传统 。
本文图片
灶王爷和灶王奶奶
灶王爷年画属于神像画的一种 , 要贴在厨房灶台旁边 。 在我国民间各地 , 画上都有着多种样式 。 如果你仔细看灶王爷像 , 就会发现很多文化元素在里边 。
灶王爷像里 , 一般是右边灶王爷 , 左边是灶王奶奶 , 旁边还有一副对联 , 上联是:“上天言好事” , 下联是:“回宫降吉祥” , 或“下界保平安” 。 上边还有横批:“东厨司命” , 或“一家之主” 。 这一般和中国的传统风俗多以堂屋门朝南 , 厨房多在东间有关 。 这“东厨司命”四字 , 道出了灶王爷的职责所在 。
本文图片
祭灶年画
灶王爷、灶王奶奶旁边还安排两个人 , 是灶王爷下边的工作人员 , 一个人手里拿着写有“善”字的罐子 , 另一个人手里拿着写有“恶”的罐子 。 下边还有两个人 , 一个人手里拿着竹签 , 一个人手里拿着小球 。 如果你做了一件好事 , 就会把竹签放在写有“善”的罐子里 。 如果你做了一件不好的事情 , 就把小球给你放在写着“恶”的罐子里 。
到了年三十 , 在一片鞭炮声中 , 人们把新的灶王爷像贴上 , 这就是“下界保平安”了 。 为了讨好灶王爷 , 人们对灶王爷考虑得非常周到 , 除了有老婆 , 有底下的工作人员 , 再往底下你看 , 有鸡、狗 , 什么都有 , 因为狗是看家护院 , 保护家里的 。 还有一只鸡 , 因为从前没有手表 , 没有闹钟 , 用鸡来报时的 。 另外 , 鸡也有象征的意思 , 一般在年画里的鸡 , 都有吉利、吉祥的意思 。 再往底下 , 那两个火盆 , 这是聚宝盆 , 代表居家兴旺 。 实际上用不着两个 , 灶王爷、灶王奶奶伙用一个就足够了 。 有时也是为了平衡 , 灶王爷有一个 , 也要考虑给灶王奶奶用一个 。
- 婴儿#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 牛蛙|岁除丨王心晨:故乡的年味儿,至今也甚是清晰
- 节日|留深过年年味浓!沙头街道免费为居民写春联
- 呼童@李白的这首诗你可以不背,但一定要读一次,让你见识何为狂出境界
- 沟通!赏美文 | 沟通的必要 作者:周国平 诵读:王卉
- 小可爱们#推纯爱小说:呆萌读者VS深情主角,读者穿越进小说,一场奇妙旅行
- 灶神|年味读年画 | 腊月二十三:祭灶神,过小年
- 糖瓜@齐鲁青未了|故乡的年味
- 在未来|《塔鱼浜自然史》:用记忆重塑一座已经消逝的村庄|新京报年度阅读推荐
- 椅子|究竟是什么打动了5岁时读这个故事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