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真国色&刘禹锡为了抒发壮志,写了一首诗赞扬牡丹,最后两句流传千古
在中国古诗词中,各种花卉是十分常见的意象。比如说,梅花一般代表坚韧傲然的性格: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梅花》
桃花一般用来象征爱情: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题都城南庄》
文章插图
至于牡丹,一般来说代表了倾国倾城、雍容华贵。古代咏牡丹的诗作也很多,但是流传最广的,恐怕还得属刘禹锡的一句"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全诗如下:
赏牡丹
唐代: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庭前芍药妖无格"——庭院前面的芍药妖娆美艳,却没有品格。
芍药这种花一般是美丽妖娆的。比如说,柳宗元《戏题阶前芍药》的第一句就是"凡卉与时谢,妍华丽兹晨",其中"妍""华""丽"都指向了芍药美丽动人的这个特点。秦观《春日》里则有"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之句,说明了芍药是"有情"之花,刚好与本诗里的第二句中的"少情"相对立。
文章插图
只可惜,芍药虽然美丽多情,但是在刘禹锡的眼中却是缺少品格的代表,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某些谄媚讨好的青楼女子,虽然貌美如花,多才多艺,却缺乏人格魅力。
【 牡丹真国色&刘禹锡为了抒发壮志,写了一首诗赞扬牡丹,最后两句流传千古】
"池上芙蕖净少情"——池塘上面盛开的芙蕖虽然洁净,却缺少情调。
"芙蕖"指的是已经开放的莲花。关于莲花的诗文,最著名的当属周敦颐的《爱莲说》,"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这篇作品认为莲花是"花之君子者也"。
尽管如此,刘禹锡仍然觉得芙蕖过于寡淡,缺少情调,有点无趣,很容易让人觉得像清心寡欲的圣女,只可远观,不可深交,没有人间烟火味,格调倒是够高了,距离却太过遥远。
文章插图
本诗的前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不仅在声调和节奏上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而且使读者易于理解内容,读了上句就能迅速体会下句的意思,获得阅读的优美感和流畅感。
诗圣杜甫就有一首诗,只有四句,却两两对偶,和谐工整,成为经典名作:
绝句
唐代: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文章插图
"唯有牡丹真国色"——只有牡丹花才是真正的国色天香。
"国色"指的是一国中最美丽的女子,这里用来形容牡丹花。与苏轼并称"苏黄"的黄庭坚在其作品《书幽芳亭记》中就说道:"士之才德盖一国,则曰国士;女之色盖一国,则曰国色。"
而要成为"国色",说明至少大多数人都认可这个女子的容貌,有一定的国民度,不可能是隐居深山的世外高人;同时她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可以登上大雅之堂,因而也不太可能是风尘女子。
文章插图
- |雷峰塔下真的压着白蛇?21年前考古队深入地宫,看到眼前景象呆住
- 刘媪#“真龙”现世,长近13米,最粗处达6米,专家:至少存在了上亿年
- 画笔#率真自然,妙趣横生,王家训用画笔描绘童真
- 周鸿祎|360创始人周鸿祎不理解35岁的人为何会被职场抛弃,真相显而易见
- 九阴真经&杨过虽强,但在神雕时代依旧敌不过3人,其中一个还是女人
- 荸荠|小年快乐!年年都过的小年,你真的了解吗?
- 婴儿#读懂了母亲和婴儿,你就真正读懂了老子,读懂了《道德经》
- 舞蹈风暴#现代舞“天花板”谢欣新作《静地回升》,在时间陀螺中寻找真实的自我
- |真正厉害的人,都拥有这三种强大的气质,更能被领导重用
- 林徽因&沈从文婚后遇真爱,问林徽因怎么办?林徽因给的答案让他懊悔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