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上栗1月26日消息(采访人员胡斐 通讯员黎志文)“咚咚咚 , 咚咚 , 咚咚咚……”伴随着铿锵的鼓点 , 在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东源乡小枧村下街的古戏台前 , 女子傩舞队又展开了集训 。 “疫鬼闹堂”“发兵逐疫”“先锋发令”“土地查疫”“开山捉鬼”等一整套曲目 , 仿佛把群众们带入神秘的古傩世界 。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我们这支女子傩舞队 , 有14人都是家庭妇女 , 平均年龄大概是48岁左右 。 ”现年50岁的罗增勤 , 既是小枧小学的教师 , 又是女子傩舞队的技术指导 。 据介绍 , 东源女子傩舞队此前一个星期练习一次 , 因为春节马上到了 , 所以队友们加大了训练频率 。 除了刚才表演的节目外 , 傩舞队还排练了“关公战颜良”“赞土地”“ 雷公电母”等传统节目 , 深受群众喜爱 。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入选江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的上栗傩舞 , 起源于西周时期 , 距今有3000多年历史 。 傩舞俗称踩傩、仰傩、跳傩、耍傩 , 舞蹈蕴意‘驱邪逐疫、降吉纳福’ , 被誉为戏剧舞蹈的‘活化石’ 。 ”上栗县文化馆馆长魏必海介绍说 , 上栗素有“五里一将军 , 十里一傩庙”之说 。 全县现有大小傩庙170余座 , 并呈现出数量多、分布广、结构完整等特点 。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上栗的傩舞、傩庙、傩面具 , 被誉为傩文化“三宝” , 彰显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 。 面目狰狞的傩面具 , 做工精细 , 造型各异 , 形象传神 , 大部分是明、清时期所制 。 除了跳傩舞时戴上脸部的面具外 , 上栗还保存一大批用于祭祀的超大型傩面 。 这些超大面具 , 平时置放在傩庙 , 外出“踩傩”时被簇拥着到各村各户驱邪逐疫 。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文章图片
央广网发 梁欣 摄
“上栗傩舞是多元文化、民间民俗文化和艺术文化的复合体 , 蕴含着舞蹈、音乐、戏剧等方面的历史文化积淀 。 ”上栗县东源乡党委委员刘晨洁介绍说 , “时至今日 , 上栗仍承袭明、清时期‘索室驱疫沿门舞’的乡俗 。 东源、赤山等地的傩舞队 , 每年春节至春耕都要举行‘傩神出行’迎春祈福活动 。 特别是近年来 , 傩舞作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项目入校传承 , 确保了这一原生态的艺术瑰宝花开不败 。 ”
编辑:王一凡
原创版权禁止商业转载 授权>>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 , 请联系我们:010-56807194
热榜
【女子|【非遗在江西】傩舞伴春来】关注精彩内容
- 防护,大年|认认真真做防护 平平安安迎大年
- 民国|李逊梅回忆年画
- 委员#委员建议大力弘扬孙子文化 打造“文武双圣”金字招牌
- 沈忠花#特色社团传统非遗过寒假,以“剪”助“减”迎虎年!
- 非遗!新春走基层|非遗走进庄稼院 书香联语贺新春
- 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启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月 沿黄9市同台讲述非遗文化
- 锣鼓声|一段“封箱”往事
- Nino|阿力与尼诺
- 重点|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 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
- 唱词|绮窗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