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

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
文章插图
【 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
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老爸是正宗理工男,于诗词歌赋是边也不沾滴,但却喜欢拉二胡,家中门后一直挂有一个如八路军背的那种米袋,只是稍稍宽大了一点,里面就装着一把油光锃亮的二胡。我很小就听他拉,拉时腰背笔直,从不作现代艺人弯腰弓背之激情状,他会将那曲谱端端地摆在脚前小凳上,但似乎是从不看的,因为以他的水平,估计连切分音都分不大清楚的。拉得最多的就是《二泉映月》,于是,我也因此知道了这瞎子阿炳。阿炳,原名华彦钧,1893年出生于无锡市,民间音乐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1950年逝世。他刻苦钻研道教音乐,精益求精,并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曲调,一生共创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间乐曲。 其父华清和为无锡城中三清殿道观雷尊殿的当家道士,擅长道教音乐。华彦钧3岁时丧母,由同族婶母抚养。8岁随父在雷尊殿当小道士。开始在私塾读了3年书,后从父学习鼓、笛、二胡、琵琶等乐器。12岁已能演奏多种乐器,并经常参加拜忏、诵经、奏乐等活动。18岁时被无锡道教音乐界誉为演奏能手。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
文章插图

以上是官方之介绍,阿炳的一生大家都知道,是一位生活在最底层的乞丐,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他是当时雷尊殿住持华清和同一秦家寡妇的私生子,所以当他一来到这个世上时,就被送到乡下去了。八岁时以“老家领养的小道士”的身份,回到了被他称为“师父”的父亲的身边。尽管缺少母爱,没有家庭的温暖,但他的父亲对他还是倾注了心血。和所有的家长一样,他自是希望“儿子”能够出人头地,这个“师父”将一腔父爱都给了华彦钧,11岁上下教学《三字经》、《百家姓》,练毛笔字等,倾其所有。但似乎阿炳却并不愿意按照在父亲希望他走的路上发展,他倾心于对各种乐器的专研,很早就因精通音律而被人称作“小天师”。凭心而论,这阿炳实在不是个安分之人,他在33岁左右,随着父亲的去世,他继承父业,成了雷尊殿的当家,按说如果是个本分之人,他会在这大殿之中过得很舒服,至少温饱不愁,但他却混迹街头,吸毒嫖娼,不但这道观回不去,而且也入不敷出,不得不走上沿街卖艺之路,并因患梅毒不治而双目失明。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
文章插图

我见有人为了拔高阿炳的形象,杜撰出什么被日本宪兵用硝镪水弄瞎了双眼等等,心情可以理解,但真是与事实不符。有些说得隐晦些的只说他是患眼疾失明,对其真正的原因则讳莫如深。其实我觉得,还原阿炳的真实形象,并无损他在国人心目中之地位,我们又何必要弄些八卦来自欺欺人呢?阿炳自走上街头后,他的琴声便在无锡的天空中回响,在大街小巷,在千家万户绕梁不绝,据说他会拉几百首曲目,拉得最多的就是这闻名遐迩的千古绝唱《二泉映月》。这曲儿整体凄苦哀怨、悲愤缠绵,描绘出一幅夜阑人静、泉清夜冷的意境,琴声里充满了阿炳的孤单、哀怨、悲愤和希望。引子犹如一声长叹,轻轻地把人的思绪引入一种诚挚复杂的情感世界里。皎洁的月光下,惠山泉水在潺潺流淌着,在轻轻吟唱着,在悲愤地诉说,随着音乐的推进,渐入激昂悲愤,似在诅咒,似在抗争,最终又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一轮明月映在那清澈的泉中,带给人无限的遐想……瞎子阿炳@瞎子阿炳:阅尽人间苦,明月映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