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把一档音乐节目《英伦音乐前沿》(Selector)引入中国 , 在广东地区扎根 , 又走进许多城市 。 说是扎根 , 其实是种下一棵树苗 。 从世纪初到现在 , 孤独的树苗周围生出丛林 。
听歌的方式快速迭代 , 今天的人有比从前多得多的机会听见英伦音乐 。 观看一部质量上乘的欧美剧 , 就有机会被音乐扑面 。 好歌从听觉和情感抓住心脏 , 然而转瞬即逝 。 就是在这种时候 , 人更加珍惜音乐 。 电台或剧中纷至沓来的音乐吹过无痕 , 从惊喜、沉浸在悄然结束发生在短短几分钟内 。 如果你想再次听见 , 需要自己去寻找 。 给DJ留言询问 , 搜寻影视原声带 , 最后终于找到那首歌 。 歌也因此染上当时的气息 , 内化为记忆的一部分 。
所以 , 尽管听歌的方式多样 , 和一首歌建立联系的最好方式总是包括惊奇、喜悦、再寻找的过程 。 这也是为什么 , 《Selector》这档介绍异国新锐音乐的节目一直存在 , 未被新的聆听方式和普遍的注意力缺失淘汰 , 仍有新老观众为它庆祝二十岁生日 。
陈灵伟是这档节目中文版的老DJ , 最早是监制、联络人及落地活动主办人 , 之后长期担任主持人 。 他见过二十年英伦音乐编织的虹彩 , 像一个长期驻守宇宙空间站的人 , 观看窗外的星起星落 。 同时 , 灵伟也是自身和环境变化的经历者 。 电台行业作为传统媒体的一员 , 由盛转衰再到去芜存菁、重新站住脚跟 , 他都在其中 。 而他自己 , 从二十多岁的青年到中年都暴露在这个独特的职业中 , 人始终处于吸收——输出的强力循环中 。 音乐潮流的变化、通过音乐发生的人际沟通、职业的倦怠他都经过 , 还是想把DJ作为终生事业 。 尤其最近 , 灵伟发现自己又重燃起早年废寝忘食做节目、抠细节的热情 , 好奇心高涨 。
可以把这份访谈看作浓缩版的DJ工作手册 , 其中包括技术、态度、故事和对付职业倦怠的若干良策 。 能对一件事保持长久好奇和热情的人值得羡慕 。 在“频频交心”之后还对交流抱有期待的人 , 在一定程度上参透了幸福的秘密 。 实事求是地讲 , 推荐英伦的新人新音乐是一件极其小众的事 , 做好这件事的秘诀无他:冷门音乐 , 热心推荐;授人玫瑰 , 手有余香 。
文章图片
陈灵伟
澎湃新闻:最早是怎么接触到Selector这份工作的?当时的你是什么年龄 , 处在什么状态和境遇?
陈灵伟:最早跟Selector结缘 , 我并不是作为主持 , 而是节目监制及联络人 。 当时我大概是二十几岁快三十那样 , 在广东一家音乐电台工作 , 是主持人 , 也是节目制作人及节目监制(也包括别的主持人的音乐节目);自己的节目也是偏欧西及另类音乐方向 , 播放的当然就是自己喜欢的音乐 。
当时英国文化教育协会(British Council)开始将Selector引进中国 , 我们台一直有外国文化交流的线 , 由我对接 。 因为我自己的节目定位已经比较稳定 , 权衡之后交由另一位较年轻的DJ主持 , 我负责联络及监制 , 所以一路以来 , 跟British Council的许多同事都有合作过 。
我自己正式开始做Selector是几年之后的事情 。 然而 , 出于工作、也出于DJ对新音乐的好奇心 , 实际上从一开始我就一直有听Selector , 也一直非正式地在自己节目播放Selector推介的新歌 。
甚至在我正式做Selector主持之前 , 已经多次和British Council合作节目相关的落地音乐活动 , 包括数次的“Video Show”音乐分享会 , 还有当年红极一时的trip hop乐团Morcheeba的中国宣传活动 , 反响都非常好 。
- |专访90+产品学社:产品经理的“精英化”趋势与求职培训行业现状
- 郭红@独家专访丨记录被困异国他乡的日子,郭红的文字让丈夫周国平震惊
- 宋琳|诗歌理应给弱小无助的心灵送去温暖|专访宋琳
- 文学|专访|王跃文:文学是庄严的事,人间也不可能天天过年
- stmutepc1800!红星专访|邓乐:动态雕塑“生命的律动”让冬奥村升旗仪式永不落幕
- 飞翔|专访|诗人海男:让诗的灵感从飞翔的想象力抵达现实
- 诗人$从古人的诗歌中,寻求自觉与超越的境界|专访景凯旋
- 孙无力|大触专访丨画如其人!国潮画风一夕引爆网络,首发系列作品即上站酷首页!
- 杜甫|从古人的诗歌中,寻求自觉与超越的境界|专访景凯旋
- 江美琪&专访音乐话剧《我们与小镇》主演江美琪:我们活着的每一天并不是理所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