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以松为姓 留得清气在人间( 二 )


文章插图
(明)杜琼《友松图》卷二 松之姓 清正刚毅生于风雨,就注定要风雨兼程。
自然界中的松,是凌寒傲雪、坚挺刚毅的代表。以松为姓者,自然而然地有着松的气节。
隋代的松赟是其中典型。他是山东省北海人,性格刚烈,尤重名义。隋炀帝大业末年,松赟为石门府队正。有一个叫杨厚的人拥徒作乱,来攻北海县,松赟跟从郡兵讨伐杨厚。他率轻骑前往敌营侦察,不料被杨厚抓获,杨厚要求松赟对城中人喊话,谎称郡兵已被破,劝城中军士开门投降。松赟假意同意,但他一被押到城门下,便对着城内高喊:“我是松赟,为官军觇贼,邂逅被执,非力屈也。今官军大来,并已至矣,贼徒寡弱,旦暮擒剪,不足为忧。”他让大家千万不要投降,被杨厚之徒用刀筑口,殴击交下。松赟痛骂杨厚:“老贼何敢致辱贤良,祸自及也!”话没说完,就被腰斩了。城中人看到后,都流涕扼腕,锐气益倍。杨厚之徒被消灭后,隋炀帝对松赟“亡身殉节”优诏褒扬,“赠朝散大夫、本郡通守”。
这事记载在唐代宰相魏征主编的《隋史·松赟传》里。魏征是著名的直臣,多次向唐太宗李世民直言进谏,提出“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等观点,主张“薄赋敛”“轻租税”“息末敦本”“宽仁治天下”等,对李世民的言行及施政都有非常大的影响。李世民的“贞观之治”,魏征功不可没。李世民也给予魏征很高的评价:“贞观之后,尽心于我,献纳忠谠,安国利民,犯颜正谏,匡朕之违者,唯魏征而已。古之名臣,何以加也。”贞观十七年(643年),64岁的魏征去世,李世民痛哭流涕,罢朝五日悼念。并且痛发感叹:“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他赠魏征司空、相州都督,谥号“文贞”,并将其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第四位。
据载,魏征在编写《松赟传》时,也不禁落泪。魏征知道,做一个忠烈的人是不容易的,须得禀性使然、勇气使然、义无反顾,其中的选择与放弃,都饱含艰难,也惟有经历如他之人才能理解忠烈的分量。这也是他和松赟之间的惺惺相惜吧。魏征在《隋书·柳庄传》中,首创了“松筠之节”的成语,用来比喻坚贞的节操,原文是杨坚用来夸赞梁明帝萧岿的。这个成语用在松赟身上,也是再合适不过的。
明代盐官松冕也配得上这个词。松冕哥哥松晟很早亡故,松冕事寡嫂如母,留下了好名声。盐官历来被人认为是易贪的肥差,但松冕作为长芦盐官,秉公管理盐务,做事井井有条,清正廉洁,分文不贪,颇有政声。
很多的君子义士,都真切地热爱着松,也或对松长叹,或在松间许下心愿。那叹息中,有不为人道的痛楚。那心愿里,有生生不息的希望。
所有的痛,松都知道。所有的心愿,松都明白。甚至于冥冥之中,给予助力。
秦始皇@以松为姓 留得清气在人间
文章插图
(清)弘仁《西岩松雪图》轴三 松之用 恒久绵延松,是无所畏惧的。
哪怕将她烧成烟,她都窈窕怡人,还能够制成最上等的墨,来书写快意人生。
墨,别称乌金、陈玄、玄香、乌玉玦。古代制墨,所用的原料不外乎松烟、桐油烟、石油烟、漆烟、猪油和各种植物油烟,后以松烟和桐油烟为主,其中又以松烟最古。松烟是将富含松脂的松根、松干、松枝等,置松烟窑内进行不完全燃烧,使成浓烟,经过特殊的烟道冷却,絮结成极细小的碳素微尘,再和入胶汁,加入香料,晾干即成。李时珍说:“上墨,以松烟用梣皮汁解胶和造,或加香药等物。”松烟墨制出的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浓黑深重,入水易化,非常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