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一些伟人、名人的出生的记载,总会伴有一些异相,要么就是天有奇兆,要么就是梦有奇缘。就比如说关于王阳明的出生记载中,就有这样一段话,“守仁娠十四月而生。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明史 王守仁传》)。
而这样的一些记载很明显地就给人以一种错觉,以为天才伟人皆是“天选之子”,他们的成功、他们的伟业的建立,尽皆是命中注定的。就比如说王阳明,他五岁才开口说话,并且开始说的第一句话就是背诵《四书》,这让人们更是惊为天人。与此同时也会认为,正因为如此天纵之才才有了他日后立德、立言、立功的三不朽。
然而,王阳明的成功,真的能归咎于他比较天才吗?






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文章插图

实事求是的讲,王阳明聪明吗?我想,这应该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他的日后成就是因为他的聪明所直接促成的吗?我想,这毫无疑问是否定的。
尼采曾说过,一个人要不朽,他所付出的代价是昂贵的,在他的一生中,他必须死好几次。
而王阳明的一生,其实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阐释。
王阳明在后来教导他的弟子们时,一再强调他的学说是经历了万死千生才得来的。其实王阳明这句话没有丝毫夸张的成分。后人习惯以天才、用兵奇才来形容他,却往往忽略了王阳明个人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事实上,王阳明的一生,笔者窃以为,与其说是才华横溢光彩夺目的一生,倒不如说是如一个苦行者一般的踽踽独行的一生,甚至于在这个过程中还“死了好几次”。
王阳明的一生,最主要的困扰来自这三个方面。






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文章插图

一、身体的困扰。小小年纪的王阳明就树立了“当圣人”这样远大而高远的目标,但是圣人之路虽说可学而至,却也缺乏明确的指导。而在当时那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成仙成圣”的途径,也许就是学佛学道了。
于是,王阳明毅然开始学习打坐。
王阳明其人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他在确定了一个目标以后,就可以全身心地、义无反顾地投入到其中,就如同他日后在辞章、书法方面能取得极高的造诣也源于此。只可惜,打坐一事却没有达到他预期的目标。
王阳明自然是不肯死心,于是又开始按照朱熹朱圣人的办法“格物致知”,开始了“格竹子”。可是七天的时间坚持下来的结果确实开始吐血。而这,彻底地成为了他一生的病根。
之后,因为刘瑾而被贬谪到龙场的他,首先面临着一大挑战就是恶劣的环境,加之他后来选择在龙场的一个山洞中居住、在一个石棺中悟道,这些种种都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挽回的损害。在当时,人们都知道王阳明很厉害,但是也都清楚王阳明是个瘦书生加病秧子,而疾病确实是折磨了他的后半生,也就直接造成了他在五十多岁就去世,他的传奇一生戛然而止。






王阳明大传$王阳明:天才的光环下面,其实是一个苦行者的踽踽前行
文章插图

二、仕途的坎坷。王阳明的父亲王华乃是举世瞩目的状元,所以王华自然希望儿子也能够在科举路上一举成名。然而,在当年几乎已经是预定了状元席位的情况下,却因为唐伯虎的高调而招来了漏题风波。这也就使得王阳明与状元擦肩而过。
可是,王阳明对此深不以为意,毕竟,自己可是要成为圣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