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为何无缘茅盾文学奖?


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为何无缘茅盾文学奖?
文章插图

首届茅盾文学奖于1982年初开始启动,评选的范围,集中在1977年——1981年之间出版的长篇小说,参加评选的作品有134部,与今天每年动辄上千部的长篇小说相比,并不算很多。
经第一轮淘汰后,留下26部作品。之后又经历了一轮淘汰,留下了17部作品。
最终获奖的是六部作品。分别是:《许茂和他的女儿们》、《李自成》、《将军吟》、《冬天里的春天》、《芙蓉镇》、《东方》。
当时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也参加了评选。
这是当时山东推荐的三部长篇小说中的一部。
山东推荐的另外两部是:
一是《异国飘零记》。小说1980年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署名为未艾,但其作者的真实姓名却是丛耸。据《济南优秀文艺作品选》(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年版)介绍,这部小说的作者简历为:丛耸,男,1934年生,山东威海市人。原济南市文化局局长,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鲁迅研究会副会长、济南市文联顾问等。创作、发表及获奖的代表作品有文学《异国飘零记》、《谁是幕后者》、《吴三桂与陈圆圆》、《古今艺术纵论》,戏剧有《赶考记》、《重审诗扇案》、《河祭》、《门当户对》、《真与假》及“丛耸剧作选”等。大型历史歌舞剧《窥镜媲美》获1988年山东省艺术节优秀剧本奖,并晋京演出。

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为何无缘茅盾文学奖?
文章插图

这部小说之前是一部电影剧本,后扩展成四十五万字的长篇小说,主要表现的是爱国华侨回国的故事,整个小说在今天看来,就像是一部通俗小说,语言上没有什么特色,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
二是《临河的村庄》。作者肖鸣,山东人民出版社,1980年出版,全书只有213页。作者肖鸣,曾在《山东文学》当编辑,参与过京剧《红嫂》的改编工作。《临河的村庄》是农村题材,语言颇有乡土气息,但小说里涉及到小村并大村的主题缺乏新意,自然在茅盾奖的评选中,难以拥有胜算的机会。肖鸣在小说出版数年之后就英年早逝,年仅50岁,令人扼腕。

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为何无缘茅盾文学奖?
文章插图

这两部山东推荐的小说都没有什么名气,唯有《山菊花》尚有胜出机会。
《山菊花》当时只出版了上部,通过了第一轮、二轮的筛选,但在第三轮的评选中,也被淘汰了。
现在看来,《山菊花》被淘汰的原因,与它只有上部参选有着明显的关系。
毕竟小说上部的情节还没有得到充分展演,人物的命运,也没有得到完整地演绎,自然很难用半部作品,去叩响茅盾文学奖的大门。
而且更为关键的是,《山菊花》的结构,仍沿用的是传统长篇小说的板块结构,叙述手段有些陈旧。

冯德英!《苦菜花》作者冯德英的长篇小说《山菊花》为何无缘茅盾文学奖?
文章插图

首届茅盾文学奖作品中,与《山菊花》反映的题材类似的作品《冬天里的春天》,就采取了一种回忆式的结构,使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手法,在当时看来,带有一种文体上的突破,而获得茅盾文学奖。
但现在看来,《冬天里的春天》的故事情节支离破碎,且带有一种生编硬造的痕迹,反而在故事情节上,不如《山菊花》运用从容的手法所呈现出的荡气回肠、峰回路转的气韵。
毕竟《山菊花》塑造了非常真实的人物形象,刻画了完整的人物心理历程,这要比哗众取宠的小说结构创新所导致的损伤人物的副作用,更具有持久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