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文·段宏刚“兰亭奖”是中国书法艺术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立于2001年,起初5年举办一次,后来改为3年举办一次,旨在奖励在书法创作、书法理论研究、书法教育、书法著作出版等领域做出卓越贡献的人。兰亭奖跟文学界的“茅盾文学奖”,美术界的“中国美术奖”,戏剧界的“中国戏曲梅花奖”,电影界的“中国电影金鸡奖”等奖项属于同一级别,都是本行业最高奖项。对一名搞书法的人来说,如果今生有幸参加兰亭奖并获奖,肯定会名利双收。

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文章插图

然而,从最近几届兰亭奖的评选结果来看,并不能让大部分人心服口服,因为兰亭奖的评委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获奖的人有相当一部分是创作现代书法、乃至“丑书”的人,以至于让许多人认为这个奖项失去了权威性,已经无法代表中国书法的最高水准。例如,王冬龄和黄惇在2012年“第四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里获得艺术奖金奖,韩天衡与邱振中在2015年“第五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里获得艺术奖金奖,80后书法家王玺在2021年“第七届中国书法兰亭奖”里获得“书法创作方向”金奖。以上几位都是当代书法圈里,以创作现代书法而闻名全国的艺术家,他们创作的书法有一个共同点:乱、野、怪。
【 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文章插图

“乱”表现在,他们写的字如同一团乱麻,观众欣赏不了。“野”就是说,他们的字毫无笔法和章法可言,完全是随心所欲地信手涂鸦。“怪”体现在,他们的字体怪异夸张,全是抽象的线条。对普通大众来说,他们的字太难辨认了,看他们的字如同看“天书”,根本看不懂写的是什么玩意。有些书法爱好者甚至调侃说:他们一口气把字写完,估计他们也看不懂自己写的是什么。

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文章插图

然而,这样的书法却被兰亭奖评委当作香饽饽,一次又一次地把大奖发给他们,等于是默认了现代书法,这不是讽刺吗?更重要的是,兰亭奖通过不断奖励现代书法的方式,向其他书法家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现代书法容易获奖,大家都来这样搞吧。正是在这样有人敢写,有人敢奖的状况下,书法圈的浮躁之气久久不散,许多书法家已经很难静下心来钻研传统书法,在创作中充满了戾气和俗气,非现代书法不搞,进一步破坏了书法艺术的生态环境。要分析为何会出现这些现象?依我之见,还需从四大方面谈起。

艺术性#兰亭奖越来越喜欢现代书法和“丑书”,这是不是中国书法的悲哀
文章插图

第一,从艺术本质来讲,书法有“道”,书法之道实际上是人格修养的外在流露,有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灵,就会产生什么样的书法。古人把书法看作是“雕虫小技”,是因为古代没有专业书法家,书法家都由文人、官员、将领来充当,书法在他们眼里,是副业而非主业,是“小技”,是娱乐工具,是传达个人思想情感的载体。古代文人自小熟读经书,文化修养很高,擅长写诗作文,每当他们有了人生感悟就会提笔写诗作文,用文字把自己的思想情感表达出来。在写作中,他们往往会把诗文的意境、书法的表现形式、个人的思想情感这三者结合起来,进而创作出既有形式美又有内涵美的作品。现代书法家由于不具备深厚的文化修养,无法以文化修养去滋养书法的内涵,会直接在书法的外在形式上做文章,怎么能表现出视觉冲击力就怎么来,因此,就走入了书法创作的歧途,并沉浸在里边沾沾自喜。现代书法,以及“丑书”在形式上看起来虽然很新颖,很有气势,但经不起细品,细品之后是一地鸡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