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1883古井老枞: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宋朝张道洽诗曰:“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诗虽咏梅,但树有余韵,正如茶之岩韵,品后意犹未尽,幽幽草木气息,满口甘冽生津。在我看来,用这首诗来形容九莲堂1883古井老丛,再恰当不过了。
武夷山#1883古井老枞: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文章插图
1883古井老枞,茶索整齐肥壮,乌亮紧结,细嗅干茶带有独特的兰香枞韵。头汤,鲜爽青苔味充盈口腔,如入深山幽谷,内敛而悠长;中段,古朴的木质味,兰香枞香入水,清冽感充满口腔,如舌底鸣泉。细啜一口,清冽感充斥口腔,甘醇爽润,亦有花香在口中悄然绽放,回甘持久,滋味浓郁,韵味深长;尾调,沉于茶汤中的花香依然隐隐萦绕其中,而此时,幽兰香伴着野生植物香以及粽叶味,仿佛岁月悠悠,潜藏在林深的秘境里的岩石、树木、花草,挟裹着来自远古的气息,幽幽的枞味从头至尾萦绕舌尖,带有穿透力的木质味贯穿始终,水路清晰,甘醇爽润,稠滑饱满,狠狠坐杯十余道底韵犹存,青苔味、粽叶香、清凉感,仿佛一位智慧老者将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在向你娓娓道来……
武夷山#1883古井老枞: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文章插图
武夷山#1883古井老枞: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
文章插图
“此茶带有年轮的味道,苍劲霸道,枞味醇厚,水香细腻多变,层次感清晰,喝过让人念念不忘!越后越显,挂杯持久……”一位资深茶店如是评价。
【 武夷山#1883古井老枞:老树有余韵,别花无此姿】据九莲堂总舵主连家滨介绍,之所以取名为1883,其实是想延续“光绪九年”的好评,但两款茶风格不一样,1883,生长在光绪年间的老丛水仙,1883,代表着年轮的苍劲。
水仙原产于建阳,在光绪年间的时候,引入武夷山。光绪年间是武夷岩茶的第一个市场高峰期,据记载当时的年产量大约有30万斤左右。是武夷山第一个大规模引种的外来茶种,到了1941年,据统计水仙已经占了全山产量的13.5%是种植面积最大的单一品种,市场地位堪比现在的当红小生肉桂。
1883古井老枞,原料采用慧苑坑正岩区老枞。古井老丛,据说是慧苑坑最早种植水仙的地方”。古井是地名,位于慧苑坑的深谷里,岩壁高耸,幽谷深深,绿树繁茂植被丰富,乳泉下渗土壤肥沃且通透性好,是武夷山拥有百年老丛较多的地方。
恰恰就是这些当年看起来略偏远的山场特别适合于水仙的生长,这才成就了100多年后慧苑老枞的江湖地位。借用九莲堂总舵主连家滨的原话:“所以这些老枞是不是最老的我们不确定,但辈份是明摆在这了”。
据说,它是百年前先人留下的遗产,卓越品质天生自成。枞味,是老丛水仙蕴藏的独特滋味和气息,但并不是衡量老丛品质高低的标准。枞味有无或者显不显,只是老丛的一部分,一款只有枞味的茶,肯定不能被称为好茶。老枞,它是水仙的一个分支,前提必须是水仙,也就必备水仙的品种特征兰花香;其次树龄要够长,枞味才会显;再则是成熟的青叶原料及优质工艺,保障醇厚的滋味和浓郁的香气;最后看山场,好山场给老丛带来山间岩石的清冽感(矿物与木质交织的味道),或许可以说木质味里带有岩韵,就是好山场的基因和恩赐。
古井,传说中武夷山正岩景区内最早种植水仙的地方,是当地人心目中真正拥有百年树龄的茶地,也是武夷山最为神秘山场之一。而古井老枞,就隐在慧苑的某个小小深坳,山高谷深,植被丰茂,常年渗水细流,地势低而阴凉,湿度很高,土壤肥沃且通透性能好。懂行人只要看一眼,就知道这地方会出好茶,古井老丛的枞味,着实令人惊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