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陀@天下武功出少林,可少林武功出自谁?不是达摩,而是禅武双修的他( 二 )


由此可知,碑中所记稠禅师的“生地”(即出生成长之地),应是近于这一带的邺下之地。按他生卒年推算,至迟应在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之前,为他幼年开始在邺下寺院习武练功的生活时期。
跋陀@天下武功出少林,可少林武功出自谁?不是达摩,而是禅武双修的他
文章插图
稠禅师发愤习武,志向远大,成为“时辈甚众”的邺下武僧中“角力腾趠”“筋骨强劲”和“拳捷骁武”的武功高强之人。
3、少林寺最早武僧嵩山少林寺最早出现的武僧活动,是源自于邺下寺院“拳捷骁武”的稠禅师。
位于河南省登封境内嵩岳少室山阴五乳峰下的少林寺,最初是一个传播佛教的场所。少林寺是孝文帝元宏因其赏识的印度高僧跋陀(亦称佛陀)“性爱幽栖”而修建的寺庙。
跋陀禅师最晚于北魏孝文帝太和三年(479)之前就已来到中国,并受到孝文帝的礼遇。孝文帝为他在北魏京都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别设禅林,凿石为龛……国家资供”。北魏孝文帝太和时期(477-500),孝文帝曾在洛阳修建有“静院”供跋陀禅修,不久又于洛阳东南的嵩岳“少室山为之造寺,今之少林是也”从此,跋陀主持了少林寺,自然也成为少林寺的首位寺主。
在史料文献中没有跋陀习武或传武的记载,公元512年之前的少林寺内不仅跋陀与武功无关,即便是其他寺众也未见有习武活动的蛛丝马迹。
跋陀@天下武功出少林,可少林武功出自谁?不是达摩,而是禅武双修的他
文章插图
历史事实表明,嵩山少林寺以武功显名,始于第二任寺主稠禅师。稠禅师幼年在邺下寺院为沙弥,发奋自强,苦练武功,“常角力腾越为戏”《朝野金载》卷二)。
值得注意的是,将这种角力习武活动称为“戏”,显然也具有体育意义上的武术娱乐价值和特色,习武并非仅仅以保护寺院财产为目的。除健身与技击作用外,更多的是强调习武角力的娱乐功能。这种独特的现象在当时其他佛教寺院中并不是普遍情况,因而,以稠禅师为代表的邺下寺院僧众武功在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和影响力。
稠禅师在僧众中武艺之精,无人可比,禅学之高,堪称第一,集禅武于一身,名重当时。
“稠公禅慧通灵,戒行标异。”(《续高僧传》卷十九)跋陀在辞去少林寺主之后,“拳捷骁武”的稠禅师能在众多僧侣中脱颖而出,被推为少林寺的二祖,显然与他不凡的禅学武功有极为密切的关系。
跋陀@天下武功出少林,可少林武功出自谁?不是达摩,而是禅武双修的他
文章插图
据《续高僧传》记载,稠禅师到少林寺是他33岁以后的事,并非是少年时期。他28岁投钜鹿景明寺受戒,又在定州嘉鱼山“岁居五夏”,后到河北赵州漳洪山游历,在去少林寺的前一年,还曾登临鹊山。他这时才“便诣少林寺祖师三藏”((《续高僧传》卷十六)。稠禅师是高僧跋陀的佛学弟子,并非是从他习武的弟子。
显然,稠禅师“幼落发为沙弥”,习武练功,不会是在他成年去少林寺以后所为。事实上,稠禅师到少林寺以后,跋陀不久就离开了该寺。
自印度佛学高僧跋陀之后,第二代寺主是“拳捷骁武”的邺下武僧稠禅师主持少林寺,从此开创了嵩山少林寺僧人习武的先河。当时少林寺有僧众上百人之多,稠禅师身居寺主之位,主持寺院,倡导禅武并修,既传武又授禅。在他的禅学武功影响下,少林寺僧众修禅习武成为传统。
作为少林寺二祖和少林寺武祖,稠禅师对少林寺僧人尚武之风的开创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少林寺名僧慧远在青年时期就得到稠禅师禅武内功的指教和传授。稠禅师作为禅学高僧和著名武僧,是倡导少林寺禅武结合的第一人。这种独特的“禅武合一”的修行方式,对少林武术特色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