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元稹|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被误解千年?

中唐大才子元稹 , 以“寡情薄幸”出名 。 元稹本是《西厢记》张生的原型人物 , 他在二十一岁的时候寓居于蒲州 , 与远亲之女相恋 。
可惜元稹最后为了富贵和功名 , 对其“始乱终弃” , 娶了京兆尹韦夏卿之女韦丛 。 韦、元二人虽然是“政治婚姻” , 但是两人婚后还是日久生情了 。
后来韦丛病故 , 元稹写下了三首悼亡诗 , 俨然成为了古代悼亡诗中的绝品 。 清代衡塘退士点评此诗说:古今悼亡诗 , 无能出此三首范围者 。
这三首诗歌以风格平实 , 感情真挚取胜 , 叙事当中充满了生活中的诸多细节 。 尤其是《遣悲怀三首·其二》 , 用语最为朴实 , 更贴近普通人的生活 。
唐·元稹|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被误解千年?
本文图片

诗歌最后一句“贫贱夫妻百事哀” , 后来更是成为了民间的俗语 。 寻常的贫民夫妻 , 一旦遭遇到了生活上不顺 , 那么他们总是爱把这句话挂在口头 。
但是 , 这句俗语在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二》中的本来含义 , 并不是——夫妻二人由于贫穷和低贱 , 所以生活中都百事都生哀 。
元稹在诗歌中想表达的意思是:因为夫妻二人共同经历过患难 , 一起从贫寒、困顿中走了过来 , 所以妻子的去世 , 更加让他感到悲哀 。
想要正确理解元稹这句话的意思 , 还是得先理解一下这首诗 。 下面 ,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元稹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二》吧!
《遣悲怀三首·其二》赏析
《遣悲怀三首·其二》——唐·元稹
昔日戏言身后意 , 今朝都到眼前来 。
衣裳已施行看尽 , 针线犹存未忍开 。
尚想旧情怜婢仆 , 也曾因梦送钱财 。
诚知此恨人人有 , 贫贱夫妻百事哀 。
白话意译:
从前曾与妻子戏言 , 谈及到了彼此百年之后的事 。 当时大家都认为自己还非常年轻 , 可是谁能料到 , 如今就是生离死别了 。
唐·元稹|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被误解千年?
本文图片

妻子离去以后 , 按照习俗 , 将她生前穿过的衣裳 , 用过的物件 , 都送给有需要的人 。 眼看衣物就要送尽了 , 只剩下她生前用过的针线盒 , 静静地躺在化妆台上 , 我不忍心打开 。
还是割舍不下与她之间的感情 , 于是只能移情于她从前使唤过的仆人 。 从不迷信的我 , 也曾经因为梦见了她 , 醒来之后还去烧香还愿 , 赠人钱财 。
我心底非常明白 , 夫妻间的生离死别 , 是每一个人都会经历的事情 。 但是我无法控制内心的悲凉 , 因为她与我共同经历过患难 , 从贫穷与困顿中走过了这些年 。
在元稹这首《遣悲怀三首·其二》中 , “诚知此恨人人有 , 贫贱夫妻百事哀”的解释 , 在如今所有的词典上都是统一的 。
这两诗的本意就是指夫妻之间经历过患难 , 共过贫寒 , 所以作者才会触景伤情 , 然后看到什么事物都感到哀伤 。
那么 , 为什么民间坚持把“贫贱夫妻百事哀” , 理解成——因为贫穷 , 所以百事都哀呢?其实这件事还是得赖元稹本人 , 因为他这三首诗的叙事当中存在“猫腻” 。
唐·元稹|元稹的“贫贱夫妻百事哀”,到底是什么意思,为何会被误解千年?
本文图片

尽管《遣悲怀三首》这组诗 , 是中国悼亡诗中的绝品 , 但是它也一直被人诟病 , 因为它的叙事存在不实之处 。 在这组诗的第一首中 , 元稹曾经交代过韦丛生前的一些情况 。
诗中提到他们夫妻二人最贫穷的时候 , 家里缺柴火 , 妻子韦丛就去捡古槐树落下的枝叶 。 另外 , 他们家里经常靠吃野菜充饥 , 但是这些很可能都不是事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