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宏论】
东西方文化不同 , 交流方式也不同 。
谢宏
我是个爱看电影的人 , 影视里的人物常带给我感动 。 小时候看《红楼梦》 , 林黛玉梨花带泪 , 楚楚动人 , 让我痴迷 。 戏剧中也少不了哭天抢地的画面 。 他们悲伤欲绝的样子让我肝肠寸断 。 小镇生活里我也看过不少哭戏 。 但电影散场后就放下了 , 心想那是生活必备的情节 , 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 年龄稍长 , 改革开放了 , 西方的影视也进来了 , 让人分享了另一类人在伤心欲绝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 中年在新西兰生活 , 更是实地体验了当地人在面对悲伤和灾难的表现形式 。
缘于我这种生活经历 , 我爱拿东西方人们交流的形式做比较 。 东西方人的文化不同 , 生活习惯自然不同 , 这些都体现在双方交流分享的方式上 。 新西兰人面对灾难时 , 他们也惊恐 , 悲伤 , 但较能控制自己的情绪 , 痛哭流泪 , 呼天抢地 , 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 至多就是泪流满面 , 定一定神 , 擦干眼泪 , 再继续诉说 。 但没有人说他或她不够悲伤不够伤痛 。
【生活|交流方式就是隐藏的族群文化】当年基督城大地震 , 市长是面带笑容做新闻发布会 , 没有人谴责他不够庄重或同情心不够 , 反被赞扬镇定自如 , 处理得当 。 我还发现人们生活中似乎只分享快乐 , 极少分享不高兴的事情 。 偶尔不小心提及伤心的事情 , 会说声“对不起” 。 对此我十分不解 , 难道伤心的事不能分享吗?朋友说 , 对方没义务替你承担你的坏心情 。 这种说法让我很是吃惊 。
后来我发现媒体上发出来的故事主角的照片 , 都是阳光满面或满脸笑容的 , 起码端庄得体 。 刚经历过悲伤或重大打击的人 , 在公众场合露面 , 必定也事先收拾过一番 。 一句话 , 人们注重形象 , 这是一种自尊的表现 。
东方的则不同 , 向公众诉说的时候 , 样子尽量悲伤 , 痛不欲生 , 在公众场合里 , 越虚弱越悲伤越能获得同情和支持 。 比如受害者诉说冤情的时候 , 拉横幅 , 写大字 , 在公众面前呼天抢地 , 耍疯打滚 。 凡此种种 , 可谓司空见惯了 。 此时弱者的样子更能获得别人的同情支持 。
我印象很深的一件事 , 我在新西兰遛狗 , 我家的狗把别人家的狗咬了 , 我责骂还打了我家的狗 , 对方骂我是傻子 。 当时我不明白他骂的原因 , 后来才明白 , 他是骂我打了自家的狗狗 。 其实这种做法 , 也体现在我们教育孩子方面 , 在中国 , 当自家的孩子与别家的孩子有冲突时 , 家长往往会先责怪自家的孩子 。
一则访谈节目里 , 有港台生活背景的嘉宾被问到 , 港台两地给他印象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 嘉宾用港台交警执法做例子来说明 。 他说台警执法时 , 按“情 , 理 , 法”先后次序来考虑 , 先讲“人情” , 再讲“道理” , 最后才讲“法律”;港警执法次序是按“法 , 理 , 情”来考虑的 , 先讲“法律” , 再讲“道理” , 最后才讲“人情” 。 究其原因 , 是东方的文化里 , 是先讲人情的 , 再讲道理 , 最后才讲法律;香港则缘于英殖民统治留下的一套司法系统 , 按西方的文化习惯 , 凡事先讲“法律” , 再讲“道理” , 最后才讲“人情” 。
东西方文化不同 , 交流方式也不同 , 大致可以归纳为 , 西方人更尊重规则 , 尊重强者 , 讲克制理性 , 关心对方的感受 , 注重实质内容 。 而东方则重视人情和伦理 , 感性 , 讲面子 , 容易将事情推至极端 。 从这两种交流方式可以看出 , 交流方式就是隐藏的族群文化 。
- 构图@幻想异世界插画作品,鱼眼镜头视角的构图方式很奇妙
- 文化#文化观察丨小剧场悄然兴起 文化生活也可以成为城市地标
- 新的生活$叔本华:人们日复一日去生活,根本没有任何价值,奈何人间多痴儿
- 钟升!台湾生活美学艺术家大陆编织中华“年味”
- 张昌平|张昌平:此情可待成追忆——春秋早期的贵族生活
- 生活|什么?你居然也掉进了循环!
- 生活|有奖征集!留穗过年随手拍,晒出“花”样生活
- 曾国藩#古代奇书,讲透了识人之术,用另一种方式,重新认识你的身边人
- 生活|“成为更好的自己”,为何可能是个陷阱?
- 陆小曼@徐志摩去世后,翁瑞午与陆小曼在一起生活了30年,为何不结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