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杠铃式”的城市创新( 二 )


2021年3月 , 文化和旅游部等3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 鼓励创新文化业态 , 各地据此积极推进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 。 业界专家普遍认为 , 公共文化空间提档升级已上升到战略层面 , 新型文化空间建设正从基层试点探索向全国推广普及 。
十年来 , 新型文化空间从个别萌芽到全面流行 , 从个体试水到政策鼓励 , 从小步探索到全面革新 。 什么原因加速了这一变化?
作为硬币的正反两面 , 生产与消费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 而文化空间则是构建两者链接的主要区域 。
在解释新型文化空间的诞生原因前 , 我们不妨先通过数据 , 看看不同城市文化生产与文化消费的关系 。
根据中国57城文化空间体验榜 , 文化生产力前30名中 , 20个城市的文化消费力排名下降 , 差距最大至30个位次 。 当然 , 位差只是两个指标在57城的相对位置比较 , 不能代表两项数据的绝对表现 。 但也能帮助我们管中窥豹 , 对比中了解城市的相对弱点与优势 。
纷繁复杂的文化游戏 , 两列队伍悄然形成 , 说不上剑拔弩张 , 但也的确是风格各异的不同模式 。
长沙、珠海、无锡等率“逆袭队”自成一派 , 凭借相对弱势的资源供给支撑起强大的消费市场 。 其中 , 长沙跃进“龙门”挤入文化消费能力前五 , 并且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教育与娱乐支出、文娱在总消费支出占比两项指标均在57城中排名前三;广州反超北京荣升文化消费力亚军;扬州、三亚等城市文化消费排名较文化供给均有大幅提高 。
对于此类城市来说 , 强大的消费能量难以在现有文化资源中满足并消耗 , 更多市场主体看到蓝海 , 主动加入供给行列 , 商业端的主动融合就是其中之一 , 这也是新型文化空间诞生最初的动力 。
20世纪70年代 , 在消费主义与体验经济共同作用下 , 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界限变得模糊 , 融合了消费、文化的空间场所开始出现 , 雷·奥尔登堡将其称为“第三空间” 。
随着时代的发展 , 商业端主动与文化的融合 , 已经不单纯是锦上添花 , 渐渐成为其自救的一种手段 。
疫情黑天鹅的持续影响、线上消费的进一步下沉、剧本杀等新型消费业态出现 , 原有购物中心、餐饮等商业单位 , 越来越难以把握年轻人的消费喜好与痛点 。 在吴晓波看来 , “消费失焦” , 成为2022年的关键词之一 。
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杠铃式”的城市创新
本文图片

上海百联TX淮海(视觉中国/图)
在这种情况下 , 对于弱生产强消费的城市来说 , 文化+消费的融合是心甘情愿的双向奔赴 。 而国潮兴起、5G普及等时代趋势的推演 , 也为“强生产弱消费”城市增加新的逆袭变量 。
2021年 , 在河南卫视“中国节日”系列节目触发的“鲇鱼效应”下 , 全国各地掀起优秀传统文化的深耕、再现热潮 , “内卷”式地推陈出新 , 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
而国家经济实力和国家地位的提高 , 团结抗疫激发的民族归属感与自豪感 , 种种原因使年轻人心态与审美发生转向 , 更欣赏传统文化的深邃与肃穆 , 探究传统艺术的精美与灵巧 。 网友与鸿星尔克、李宁、贵人鸟等国货的热切互动和“野性下单” , 也证明了当代消费者对国潮文化品牌的支持 。
此外 ,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 , 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 。 2021年12月12日 , 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 , 提出“以数字化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 。 进一步开放鼓励VR、AR、全息投影等新技术的应用 , 文化新业态的融合创新成为时代召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