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杠铃式”的城市创新( 四 )


在疫情催生下 , “云游博物馆”线上系列文化活动广受欢迎;春晚《唐宫夜宴》以来 , 河南推出的系列中国节日节目引爆网络 , 借助视频作品 , 为人们构造了文化分享、感受的新平台 。
走向何方?
在吴晓波看来 , 我们如今已进入K型时代:简单来说就是行业的剧烈分化 。 一个行业的利润 , 很可能只集中在少数能应对变化、实现创新的企业中 。
文化空间|新型文化空间:“杠铃式”的城市创新
本文图片

K型时代
在国家资源调配与政策指导中 , K型时代不会是城市发展的终点 。 但是在全面放开落户、用脚投票的现实下 , 人才流动或许重现K型走势:少数城市人口进一步集聚 , 人口流出地进一步收缩 。 这必然会间接影响城市命运 。 满足新时代劳动者的体验价值与就业价值 , 提高城市文化体验值 , 是提升人口吸引力的关键 。
杠铃两端的城市 , 似乎已经找到转变的机会 , 但是这条革新之路 , 险阻重重 , 尤其是在文化+技术、文化+消费的融合中 , 要把握好尺度 , 妥善处理“参观感与参与感”“中心与边缘”等多组矛盾关系 。
城市文化空间用互动、参与的策略为“别处”的人消除与空间的距离感 , 小心翼翼地展示文化的“可参观性”;同时 , 伴随文化空间的商品化趋势 , 个体的消费属性被无限期待和放大 , “参与”需求被置于次要地位 。 “参与感”与“参观感”的矛盾就此体现 。
这即是后现代主义的主要观点 , 权力、资本操控下 , 那些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文化空间逐渐趋于同质化 , “在地感”流失 , “文化性”减弱 , 市民能够发挥创意、表达真实需求的空间越来越萎缩 。
“在地感”的流失 , 社会人类学者项飙也深有同感 。 他将其描述为“中心与边缘”矛盾 。 在接受吴琦采访时他曾表示 , “今天‘地方’的文化意义真的是被抽空了 。 ”很多博物馆、文旅项目没能够发掘、系统化地方的声音 , 丧失了地方本土特色的东西 , 很难进入人心 。 所谓“地方的声音”就是强调多元 , 鼓励地方社会在文化上的自洽 , 诉诸本地居民的文化意义与精神感受 。
正如美国城市规划师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一书中提出的 , 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活力的重要因素 。 而通过空间的合理开放 , 融合了消费、技术、文化的新型文化空间 , 是这种活力的源泉之一 。 但在未来发展中 , 要坚守文化的本真性 , 避免商业的过度浸润 , 妥善处理“参观感与参与感”“中心与边缘”的关系 。
[1]吴晓波 , 《激荡三十年》
[2]项飙、吴琦 , 《把自己作为方法——与项飙对谈》
[3]简·雅各布斯 ,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
[4]伍乐萍 , 张晓萍 , 《国内外文化空间研究的多维视角》
[5]吴晓波 , 《预见2022·吴晓波年终秀》
[6]吴丹丹 , 《基于社会创新视角的城市文化空间营造研究》
[7]杨超 , 《基于文化资本理论的城市文化空间再生产研究》
[8]孙小逸 , 《空间的生产与城市的权利:理论、应用及其中国意义》
[9]范莎莉 , 《体验式文化空间的研究——以家具作坊空间为例》
[10]王琛芳 , 《文化消费时代背景下城市文化空间结构优化研究》
[11]杨启 , 《基于空间生产理论的成都文化消费空间研究》
[12]中国政府网 ,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的通知》
[13]浦东发布 , 《“好看”+“好用”!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升级至“全国版”》
[14]王彬 , 《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获“政策高配”》 , 澎湃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