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弦#林谷芳 | “无声不可入乐”,中国音乐里的音色表现( 三 )


我们听20岁的《塞上曲》,中年的《塞上曲》,老年的《塞上曲》,这样一种因音色的变化而产生的情怀对应,必须在具体实践中才能感受到。我曾说过,乐谱是没有办法表现音色的。它可以表现音高表现结构,没有办法表现音色。所以从谱子认知一个中国作品,可能那个原点就缺了。而这样一个原点缺失,就会导致中国音乐里可能最重要的一块就从根柢流失了。也容易出现一种以西非中的心理异化。我们最丰富的一块乐谱反而是不能记录的,想想多吊诡!但其实,乐谱是不是真正完全不能记录呢?也不尽然,我们知道中国乐谱里附有很多指法谱,这里就有音色的表现。忽略这一块,我们对中国音乐发展就会认识不清。
【本文节选自《音色里的中国人文——林谷芳教授在北京大学的讲演,原刊于《文汇报·每周讲演》,2003年12月21日)】

作者:林谷芳
编辑:陈瑜
责任编辑:杨逸淇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