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龙门奉先寺|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前言
杜甫有一首五言仄韵诗《游龙门奉先寺》 , 这首诗经常被各种杜诗选集作为第一首诗 。 除了这是其早期的作品以外 , 也说明这是一首比较优秀的作品 。
这首诗大约作于杜甫24岁左右 , 可以看出颇受六朝诗的影响 。
一、即是仄韵 , 不妨入律
已从招提游 , 更宿招提境 。
阴壑生虚籁 , 月林散清影 。
天阙象纬逼 , 云卧衣裳冷 。
欲觉闻晨钟 , 令人发深省 。
清代张惣《唐风怀》中评价这首诗:
妙在字字工切 , 即是仄韵 , 不妨入律 。
一般认为 , 格律诗都押平韵 , 仄韵诗都归类为古体诗 。
不过 , 也有不少仄韵诗 , 经常会用到律句 , 而且也会对仗 。 杜甫的这首《游龙门奉先寺》就有这个特点 。
阴壑生虚籁 , 月林散清影 。 天阙象纬逼 , 云卧衣裳冷 。 中间这二联很像六朝诗中的对仗句 , 平仄未必完全相对 , 下联以仄韵收尾 。
游龙门奉先寺|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本文图片

二、境为上声 , 押上声韵的仄韵诗
【游龙门奉先寺|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这首诗押仄韵 , 而且是押上声韵的仄韵 。 我们平时做律诗的时候 , 因为押韵的原因 , 对于平声韵比较熟悉 。 而仄韵中包含上去入三声 , 我们往往忽略了某些字具体是仄韵三声的哪一声 。
在唐朝的仄韵诗中 , 押仄韵的时候 , 往往不会上去混押 , 大多数仄韵诗要么押上声 , 要么押去声 , 要么押入声 。
从《游龙门奉先寺》后面三个韵脚“影、冷、省”可以看出 , 这是一首押上声韵的诗 , 由此可以判断:境为上声 。
境 , 在【唐韻】【正韻】为:居影切 ,与“景”同音 。 在【平声韵】中在【上声二十三梗】 。
这首诗的对仗和押韵的特点 , 很像杜甫另一首著名的五言古体诗《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荡胸生曾云 , 决眦入归鸟 。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游龙门奉先寺|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本文图片

三、句中对 , 视觉与听觉:阴壑生虚籁 , 月林散清影 。
黄庭坚说 , 老杜作诗 , 韩愈作文 , 无一字无来历 。
阴壑出自沈佺期诗:“阴(山北曰阴)壑以冰闭” 。虚籁出自谢庄《月赋》:“声林虚籁 。 ”
上联写声音:山北幽谷 , 阵阵风声 , 下联写视觉: 月挂枝头 , 清影散落 。
这两句诗 , 也是句中对 , 阴壑对虚籁、月林对清影 , 同时上下联也对仗 。 这种对仗方式在古诗和骈文中很常见 。
六朝的诗人 , 也很喜欢这种句中对 , 例如谢灵运的《登池上楼》:
初景革绪风 , 新阳改故阴 。
池塘生春草 , 园柳变鸣禽 。
杜甫的《望岳》中 , 也有: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游龙门奉先寺|即是仄韵,不妨入律,杜甫《游龙门奉先寺》的几个特点
本文图片

四、一字之疑:天阙象纬逼 , 云卧衣裳冷 。
天阙 , 指龙门山双峰如天阙一般 , 象纬:天上的星象经纬 。
龙门山高耸入空 , 诗人夜宿寺庙中 , 外有轻雾笼罩 , 诗人衣裳单薄因此感觉有些寒冷 。
天阙和“云卧”对仗不太工整 , 所以颇有些争议 , 有人认为应该是天阅、天阔、天窥等等 , 这样天后面的字也是动词 , 和卧相对 。
宋朝陈岩肖则不以为然 , 他在《庚溪诗话》中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