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 二 )


而在饮食男女最爱的宋朝
商品经济发达 , 市民社会活跃
春节拜年
除了吃吃吃 , 还得买买买
不挑上两扁担礼物都不好意思出门
“除夜 , 家家爆竹……如是达旦 。 其送节物 , 必以大竹两竿随之 。 ——北宋·庄绰《鸡肋编》
然而
宋朝人不仅爱吃爱喝爱填词
还很爱发明与创造
比如纸币 , 比如活字印刷术
再比如新年贺卡
【|“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
本文图片

宋·董祥《岁朝图》
宋朝的宅男宅女们
通过互送俗称“飞帖”的签名贺卡
实现“云拜年”
这再次证明 , 懒与宅
或许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动力之一
元佑年间 , 新年贺节 , 往往使佣仆持名刺代往 。 ——南宋·周辉《清波杂志》
在“云拜年”之风下
还产生了许多令人叫绝的妙人妙事
据南宋词人周密记述
其表舅吴四丈因没有仆人送贺卡
便想到一个阴损的大招
——
一位与自己朋友圈大致相同的朋友
派人送来贺卡
吴表舅一边盛情款待
一边将对方等待派送的剩余贺卡掉包
换成自己预先准备的签名贺卡
恰友人沈子公仆送刺至 , 漫取视之 , 类皆亲故 , 于是酌之以酒 , 阴以己刺尽易之 。 沈仆不悟 , 因往遍投之 , 悉吴刺也 。 ——南宋·周密《癸辛杂识》
宋朝新年贺卡
不仅形式潮流 , 内容也很现代
南宋文人张世南家
藏有数张北宋时代的新年贺卡
其中一张来自苏轼的学生秦观
世南家藏石本元佑十六君子墨迹 。 其间有:“观 , 敬贺子允学士尊兄 。 正旦 。 高邮秦观手状 。 ”——张世南《游宦纪闻》
其余还有来自
黄庭坚、晁补之、张耒的相似内容贺卡
这位“子允学士”
能够同时集齐苏门四学士的签名
这个牛可以吹一整个春节
|“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
本文图片

北宋·苏汉臣《五瑞图》
形式常变 , 情义如一
对于朋友圈里的“点赞之交”
宋朝人可以像发传单一样发贺卡
但对好基友
就至少得写一封郑重的拜年信
比如苏轼与陈慥之间
|“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
本文图片

电视剧《河东狮吼》中的苏轼与陈慥夫妇
故宫博物院
珍藏的书法名作《新岁展庆帖》
即苏轼写给陈慥的拜年信
陈慥的妻子
就是著名的河东狮“本狮”
苏轼曾作诗挖苦陈慥“妻管严”:“龙丘居士亦可怜 , 谈空说有夜不眠 。 忽闻河东狮子吼 , 拄杖落手心茫然 。 ”
在这封拜年信中
苏轼以凡尔赛的口吻向好友通报
东坡雪堂的营建进度
并透露另一位朋友即将前来黄州
希望到时一起组个饭局
|“云拜年”,如何拜出满满的仪式感?
本文图片

苏轼《新岁展庆帖》/故宫博物院
明清时代
春节拜年之风比前代更盛
“车、马、邮件都慢”的“从前慢”
在正月里是不存在的
人们拜年的热情令车马往来飞驰
京师元日后 , 上自朝官 , 下至庶人 , 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 , 谓之拜年 。 ——明·陆容《菽园杂记》
清朝时
北京流行起“团拜”的拜年形式
亲友、同乡约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