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坝上高原的一系列考古发现 , 彻底颠覆了历史记载带给我们的旧有认知 , 打破了今人认为这里的古代先民“居无定所”的刻板印象 。 经过系统发掘的兴隆遗址等考古发现证明 , 距今9000-7000年左右 , 正是这片天地孕育了中国最早之一的定居社会 。 而兴隆等遗址所代表的裕民文化先民与长江下游的上山文化、长江中游的彭头山文化、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文化、中原地区的裴李岗文化等的先民一样 , 是中国境内最早的一批定居者 , 他们各自创造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 。 通过对兴隆等考古遗址的深入研究 ,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裕民文化先民们在坝上高原的美好生活 , 以及他们对冰雪世界的早期探索 。
裕民人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的定居生活 。 面对坝上漫长的寒冬 , 9000-7000年前的先民 , 首先聚落精心选址:定居聚落大都位于可避大风的山谷深处或山坳之中 , 房子位置均选择向阳的山坡西坡或南坡 。 其次 , 在聚落内部 , 先民修建了深穴式的房屋 。 这种房屋主体挖在地面以下 , 只有屋顶部分露出地面 , 类似于东北地区的“地窨子” 。 这种设计不仅有利于保暖 , 而且能够防止大风的侵扰 。
穿对于冰天雪地中的人们显得至关重要 。 至迟自旧石器时代晚期 , 先民就发明了骨针、骨锥等缝纫工具;可以缝制兽皮等材质的衣物御寒保暖 。 兴隆遗址中 , 发现了大量的、制作精良的、各种样式的骨针、骨锥、骨刀等工具 。 由此推断 , 当时裕民人制作衣物的数量大大增多 , 水平也明显提高 。
本文图片
【先民|张家口兴隆先民如何探索冰雪世界】
本文图片
本文图片
来源:光明日报
- 实战#张家口颁奖广场举行实战演练 只为打磨每个细节
- 中国传统文化@河北“非遗”亮相张家口冬奥村 见证“家门口”的冬奥
- 先民|4500年前古蜀先民爱吃什么
- 动画电影&三只剪纸“冰雪虎”挂进张家口冬奥村,揭秘背后的创作团队
- 冬奥&冬奥张家口赛区总规划师张利:在场馆设计中传递文化是一种责任|海报
- 主题公园&先睹为快!2月3日冬奥会火炬传到张家口,快来看看都经过哪5个点位
- 张家口!倒计时30天,张家口非遗群英贺冬奥
- 滑雪场#张家口沽源县第四届冰雪文化节在库伦淖尔湖畔正式开幕
- 冬奥#海报 | 冬奥有我,请党放心!看,这是张家口人的决心
- 耿辉&张家口市崇礼区太子城遗址陈列馆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