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书法批评中 , 有很多直觉感悟式思维的描述, 例如:东汉·蔡邕《笔论》:“夫书 , 先默坐静思 , 随意所适 , 言不出口 , 气不盈息 , 沉密神采 , 如对至尊 , 则无不善矣 。 ”唐·虞世南《笔髓论》:“欲书之时 , 当收视返听 , 绝虑凝神 , 心正气和 , 则契于妙 。 ”
本文图片
明 张瑞图《捧节下瀛洲》纸本 182×111cm
可以看出 , 书家是在一种虚静、气和的精神状态下 , 抛弃杂念 , 力求接近最理想的书法创作状态 。 古代书家从自然物象中悟出笔法的奥妙 , 如张旭见担夫与公主争道和公孙大娘舞剑 , 怀素观夏云多奇峰 , 雷简夫闻江爆涨声 , 从中领悟笔法之玄机奥妙 , 皆书艺大进 。
二、取象比类式思维
在中国古人眼中 , 世界是一个生生不息、天人合一的整体 , 万事万物之间存在着神秘的联系和相似点 , 人与万物之间冥冥之中有一种心灵的相互感应 。 中国古人认识事物是通过事物之间的相互感悟和体验来把握其状态和内涵的 , 而不是向西方那样要求有严格逻辑的论证和推理 , 对抽象原理进行精确的表述 。 与感悟体验相联系的是取象比类的思维方式 , “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等成语都隐含着由此及彼、由惑到懂的类比思维方式 。 这种思维方式更能够表现语言的亲历性 , 内涵的生动性 , 使概念变得具体可感 。 《周易·系辞传上》曰:“方以类聚 , 物以群分 , 吉凶生矣 。 ”“引而伸之 , 触类而长之 , 天下之能事毕矣 。 ”充分阐述了类比式思维的重要作用 。
儒家多以自然之物来类比君子的人格 , 《论语·雍也》:“知者乐水 , 仁者乐山 。 知者动 , 仁者静;知者乐 , 仁者寿 。 ”知者喜欢水 , 水有川流不息的动性 , 表现悠然、淡泊的人格特点;仁者喜欢山 , 山有博大宽厚的静性 , 表现冷静、沉稳的人格特点 。
道家主要取自然之物来类比自然之道 , 老子《道德经》:“譬道之在天下 , 犹川谷之于江海 。 ”江海是川谷的归宿 , 道是天下人的归从 。 老子用江海比喻道的谦卑 , 说明道之所以能够让万民自然归从 , 是因为道有朴德 , 居卑处下 。
本文图片
文徵明《风搅青桐叶半摧》纸本 171×49cm
禅宗多通过外物喻示人心或禅理 。 《祖堂集卷四“尸梨和尚”》:“顺宗皇帝问师:‘大地普众生 , 见性成佛道?’师曰:‘佛性犹如水中月 , 可见不可取 。 ’”佛性即众生觉悟之性 , 为众生所共有 。 水中月即月在水中的倒影 , 虚而不实 , 可见不可取 。 将佛性比作水中月 , 说明佛性随缘而生灭 , 不可强求 。
在文艺批评领域也广泛采用取象比类式思维 ,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有大量的类比 , 并提出“比之有义 , 取类不常 , 或喻于声 , 或方于貌 , 或拟于心 , 或譬于事 。 ”需根据内容表达的需要选择恰当的喻体 。 同样言“美” , 西方人喜欢给“美”下各种定义 , 却难以穷尽“美”的含义 。 庄子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庄子·知北游》)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美是一个说不清道不尽的话题 , 并不试图去给“美”下定义 , 而是多通过类比的方式去捕捉、感受和体味美的状态 。 例如 , 形容美人之美 , 李白用“云想衣裳花想容 , 春风拂槛露华浓 。 若非群玉山头见 , 会向瑶台月下逢 。 ”以云霞、牡丹花、玉山、仙女等比喻贵妃的美 , 信手拈来、不着痕迹 , 塑造了更加丰满立体的美人形象 。 杜甫描写泰山的壮美 , “会当临绝顶 , 一览众山小 。 ”将泰山与众山相比较 , 突出泰山的雄壮巍峨之美 。
- 许纪霖|许纪霖:春节时分谈中国文化
- 气势|在春晚《只此青绿》中,走进宋代名迹《千里江山图》
- 徐福&古代最神秘的3个人,最后一位到现在都没有找到,传闻还活着?
- 中国功夫!慈禧的保镖有多厉害53岁时与霍元甲比武,结果一拳将其打飞
- 朱炳仁$本命年买什么好?一眼就看中了央视特别节目的这只虎
- 民间$中国民间神秘组织人人背把刀,自称鬼谷子传人,留下预言就走!
- 女孩!女孩出自古诗中的好名字推荐 不染世俗,风姿卓越!
- 金面!春晚里的中国自信
- 平遥&年味儿更足“平遥中国年”民俗活动启动
- 王尧@江苏各地喜气洋洋年味十足 市民在欢乐祥和气氛中迎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