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战争|《狙击手》编剧陈宇:这次要硬核叙事,不能让观众思绪停顿一秒钟( 三 )


抗美援朝战争|《狙击手》编剧陈宇:这次要硬核叙事,不能让观众思绪停顿一秒钟
文章图片

《狙击手》把故事集中在双方几个人的对抗上 。
陈宇希望电影能够回到它最本质的叙事功能上去 , 这也与张艺谋这几年的创作喜好比较契合 。 观众对于好的叙事是一直有刚需的 , 在剧本上 , 陈宇将故事的魅力放在了第一位 , 让观众在看完故事之后 , 再获取电影的其他功能 , 比如唤起民族自豪感、激励鼓舞年轻人的功能 。
在创作初期 , 张艺谋给编剧陈宇明确的一个目标就是 , 必须唤起观众澎湃的情感 。 但是 , 在具体创作的时候 , 不能硬煽情 , 要使情感自然地与观众产生共鸣 。 陈宇说 , 这就涉及叙事方法 , 从结构上来讲 , 观众最紧张的时候是不会流泪的 , 在设计完一个紧张的情节之后 , 要让观众放松下来 , 去思考 , 情感自然地滋长 , “要准确地控制节拍 , 什么时候让观众为角色的命运纠结 , 忘记了呼吸 , 什么地方可以让他稍微喘口气” , 陈宇说 , 观众在观影过程中 , 在每段信息流的获取时 , 会产生什么样的心理效果 , 是能有一套规律性的方法来作为解决方案的 , 当然这非常复杂 , 要看创作者们能做到什么程度 。
抗美援朝战争|《狙击手》编剧陈宇:这次要硬核叙事,不能让观众思绪停顿一秒钟
文章图片

导演张艺谋提出“一唱三叹”的情感戏创作观点 。
陈宇觉得 , 《狙击手》是一部会让观众感动的电影 。 在他看来 , 张艺谋以前的电影不太喜欢过分的情感流露 , 相对比较节制 , 但在《狙击手》中 , 他就不想限制自己 , 该感动的地方就应该让观众感动 。 “他甚至还提出一个观点 , 要一唱三叹 。 以前他在情感戏的部分 , 还没唱出来就收了 , 但对这个戏来讲 , 不仅要唱出来 , 还要三叹 , 咏叹三遍” , 陈宇说 , 最典型的就是章宇饰演的班长刘文武 , 唱“雄赳赳 , 气昂昂 , 跨过鸭绿江……”的段落 , 做出来了好几个层次 , 也是一种情感渲染的方式 。
张艺谋强调对戏剧合理性的推敲
张末更多讨论如何展现角色特征
陈宇担任了本片的原创故事和编剧 , 但他在和张艺谋持续合作之前 , 本来是个导演 , 导演过黄渤主演的电影《蛋炒饭》和《星空日记》等知名网络影视作品 , “因为我找不到好剧本 , 所以自己被逼成了一名编剧 。 ”陈宇说 。 正是因为具有导演工作的本能 , 陈宇对一个剧本的实现有着自己独到的观察和认识 。
《狙击手》剧本基本确定后 , 到具体拍摄环节时 , 因为片中涉及大篇幅美军戏份 , 剧组原先打算到好莱坞找一个经纪公司 , 请一些比较知名的演员来国内拍摄 , 但是后来遇到疫情 , 这种操作基本不可能实现 , 只能在国内找一些从事影视工作的外国人 , “从演过主角、配角甚至群演的几百人中 , 最终筛选出几位主要角色” , 陈宇说 , 这些演员在表演经验、表演能力上有一定程度上的限制 , 张艺谋导演就想找一位既能懂电影 , 又非常了解好莱坞 , 和演员在语言沟通上比较顺畅的导演 , 来协助他拍摄美军部分的戏 , 最后就找到了张末导演 。
因为剧本本身 , 志愿军部分和美军部分的戏份是可以单独拎出来的 , 所以两位导演在两个山头几乎同时开拍 , 分别工作 , 每晚在一起对素材 , 做好第二天的拍摄计划 , 不断地进行调整 。
抗美援朝战争|《狙击手》编剧陈宇:这次要硬核叙事,不能让观众思绪停顿一秒钟
文章图片

陈宇、张末和张艺谋在《狙击手》首映礼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