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旧都的新春:春风调玉轸,淑气转金瓯( 二 )


大个的爆竹 , 有二踢脚和麻雷子 。 爆竹的历史上 , 是先有的麻雷子 , 后有的二踢脚 。 麻雷子是一声 , 绑在五百响或一千响的鞭炮上 , 放起来是“噼了啪啦——嗵!”二踢脚是响两声 , 里面装两层火药 , 第一层把炮崩到天上 , 第二层是炸开 , “叮——嘡——”两声 。 放鞭炮的热烈程度可以从热闹到不热闹做个排行榜:最热闹是大年三十 , 往下依次是大年初五 , 大年初一 , 正月十五 , 大年初八 , 工厂放假要放到初八 , 因此初八也是个放炮的日子 。
真正放大宗的鞭炮 , 还是在年三十午夜十二点 , 就听满街满巷都是各种的鞭炮声 , 第二天早晨 , 满地都是鞭炮的碎屑 。 2000年以后 , 有了礼花弹 , 人们放礼花 , 甚至拿一个炮筒 , 往天上放 , 谁放大家都围着看 。
因为安全等问题 , 北京市区早已禁放了 。 曾有一阵拿小气球代替鞭炮 , 把小气球吹起来 , 成片地放在地上 , 大家蹦上去一起踩 , 起名叫欢乐球 , 现在也不这么玩了 。
过年要趸货:您真没地方买去
鸡鱼猪羊肉 , 海蜇大虾钱儿 , 素咸食豆儿酱 , 酥鱼甜酱瓜儿 。 晾肉劈儿、排骨、鱼冻儿、卤煮鸡什件儿 , 芥末墩、酥海带、甜菜是炸枣扦儿 。
——溥叔明《旧都新春》
腊八以后 , 家远的人开始回老家了 , 店铺陆续关门 , 戏园子也封箱不唱了 。 即便20世纪90年代以前 , 大年三十中午 , 街上的店铺开始陆续上门板、拉下卷帘门 , 下午两三点钟开始 , 人们纷纷赶路回家 。 晚上四五点钟 , 大街上人已不多 , 都回家吃年夜饭了 。 大年初一上午 , 满大街的店铺没有一家开门的 , 大街上可安静了 。 因此过年期间 , 是不方便买东西的 , 人们会置办起大量的年货 , 孩子们过年都会穿新衣服 。
民国时 , 只有个别达官贵人或瑞蚨祥那样的大买卖才有老式的木头冰箱 , 几乎没有反季节的食物 。
在临近春节的日子里 , 是一场大型的采买活动 , 春节期间是不开火的 。 戏曲、民俗专家张卫东先生曾经开列过老北京的年菜 。
荤菜:
鸡冻儿、鱼冻儿、炖羊肉、酱牛肉、红糟苏造肉、松肉、红烧猪肉、元宝肉、扣肉、米粉肉、酱豆腐肉、干炸丸子、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红焖肘条、炖吊子和酥菜类的鸭条、鲫鱼、海带、羊肝、牛肝、猪里脊、猪心、猪肝、猪肺以及野味类的山鸡肉、野兔脯和卤煮鸡、野鸭肉等 , 除此以外还有豆儿酱、山鸡丝炒酱瓜丝、肉丁炒咸黄瓜丁、肉丝炒干佛手丝等荤咸食 。
素菜:
芥末墩儿、拌芹菜、拌萝卜丝、卤煮黄豆、卤煮花生、卤煮蚕豆、腌胡萝卜、炝笋片、素咸食、独豆腐、独面筋、辣菜等 。
哪怕是最穷的人 , 也要准备这四样小菜:芥末墩儿、炒酱瓜丁、豆豉炒豆腐、豆儿酱 。
如果您喜欢做饭的话 , 能看出这些年菜之间的门道儿来 。 第一 , 荤菜多以能够回锅的蒸菜、炒菜、炖菜为主:荤菜就是肉上找 , 炸完丸子的油正好炒肉丁 。 第二 , 素菜多是萝卜、白菜和酱菜 , 多是吃块根、果实类的菜 , 少有新鲜茎叶类的食物 。 因为北京的冬天除了萝卜白菜以外没别的 , 即便是50年代时 , 春节想买黄瓜西红柿在家门口的菜市场肯定买不到 , 得去朝内、东单等大菜市场 , 还得赶早儿 。 过去主要吃酱菜 , 北京几十家大小不同的酱园子 , 酱出来的风味儿都不同 , 小型的油盐店也能在后院做酱菜 。
过年要串门:您得真拜
“我二大爷怹没在家呀?”“对了 , 也是拜年去了 。 ”“我给怹冲上磕吧!”“别多礼啦!等回来替说吧 。 ”“不 , 这是应该的 。 ”——溥叔明《旧都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