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r|2022中国医药研发:“博士”成标配,资本更着急( 二 )


对于企业而言 , 节省成本、提高效益 , 进而实现快速发展的初衷固然无错 。 但随着这种思路成为主流 , “创新”的故事 , 终究还是被讲成一场无休止的内耗 。

于是 , 现在那些想跳出内耗的企业越来越注重基础研究 , 把宝都押在了科研上 。
准确的说 , 很多科研的钱 , 其实砸在了学历上 。 “博士总要比硕士更有可能出成果” , 这是一个简单朴素的逻辑 。
冰火两极研发一个新药普遍认为需要10年时间 , 但中国的环境等不起 。
2015年开始的“共享经济” , 火了3年;2013年开始的互联网金融概念 , 火了4年;2016年开始的VR概念 , 火了3年;2019年开始的区块链概念 , 火了1年……谁能保证生物医药能一直火下去?
这不是医药行业的观点 , 而是众多资本方的观点 。 因为从2019年开始 , 投创新药的资本就一年比一年少 。
生物医药的风口大约从2015年开始刮起 , 这一时期 , 药审改革释放利好信号 , 港交所18A新政出台 , 以百济神州为代表的一批国内本土创新药企业快速崛起 , 一度被冷落的医药市场步入春天 。 万德数据显示 , 2018年巅峰时期 , 国内制药、生物科技和生命科学投融资金额一度超过1180亿元 。
平均三四年的风口周期和平均10年的研发周期 , 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 。 所以 , 中国才会出现靶点扎堆的现象 , 以至于各家创新药企都在说:每家企业要找的人 , 都是同一拨人 。
猎聘报告显示 , 2019年时 , 生物医药中高端人才的平均跳槽周期为4.1年左右 。 但到了2021年 , 这一数字已经缩短至3.65年 。 有药企人士回忆 , 2015年左右开始 , 原本离职率很低的公司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跳槽 。
随着投入资本总量的减少 , 已经拿到融资的药企自然更加希望活得久一些 。 招博士已经不过瘾了 , 直接挖成熟研发人员 , 带着科研成果来转化 , 成为最直接的方式 。 对资本来说 , 也最醒目 。

这一趋势造成了生物医药行业科研人员的薪酬高下差别很大 。 2021年 , 上海、深圳平均招聘年薪均突破30万元 。 健识局了解到 , 有的初创公司拿出种子轮1/6的钱用来招高管和研发;有些有海外或外企背景的人才 , 身价翻个两三倍都不是稀奇事 。
“标配博士”的背后 , 是各家创新药企对研发开展速度的焦虑 。 “快” , 这个看起来就和生物医药气质不太搭的形容词 , 正在成为各家企业追求的目标 。
这样的过度挤压下 , 科研变得不再有韧性和延展性 , 而是成为刚性的任务 , 进而变成赤裸裸的学历歧视 。 退了博士、在读研一的小李就说:“想做研发 , 门槛高;想进编制 , 很难找到与之相配的岗位 。 ”如果你碰巧是个平平无奇的本科生 , 除了转行没别的办法 。
不少生物类本科生转行去做“医药信息沟通专员” 。 这个职位听起来还是挺高端的 , 但翻译过来放到网络上 , 可能是个老百姓看见了人人喊打的职业:
“医药代表” 。
前路漫漫2022年 , 可能会是创新药行业“从速度到质量”转变的关键时点 。
资本不再充足 , 靶点已经爆满 , 医保乐见竞争 , 生物医药行业不可能再延续5年前的发展模式 。 回归真正的创新 , 追求真正的first-in-class , 这或许才是中国创新药行业的方向 。
科研还是第一位的 。 万德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 , 国内400余家上市药企的研发人员数量已经接近17万人 。 大部分企业中 , 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数量的比重达到10%以上 。 药明康德、美迪西等CRO企业 , 研发人员更是占到80%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