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古代没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么洗澡?( 二 )


我查资料得知 , “肥皂”一词最初虽然专指一种果荚 , 但是这个词已彻底发生转换 , 用于称呼该种果荚制作的固体清洁卫生用品 。
宋人周密《武林旧事》(卷六)《小经纪》中 , 还记载了南宋京都临安有专门经营“肥皂团”的生意人 。 宋代美容洗洁皂的发达和成熟 , 可以确定无疑了 。
明清时代 , 古老的“澡豆”也并没有完全消失 。 民间还对澡豆做了改进 , 将砂糖、动物油、动物胰子、香料等成分按比例共混研磨 , 并加热压制成型 , 这就是“胰子” 。
“胰子”也是如今香皂的前身 。
据说清末时期 , 北京有70多家胰子店 。 胰子的香型也很丰富:例如桂花胰子、玫瑰胰子、檀香胰子、茉莉花胰子等 。
新疆土肥皂变成“金疙瘩”
香皂|古代没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么洗澡?
本文图片

阿勒泰牧区的黑肥皂“喀拉萨本”石 。 榴云/新疆日报采访人员 蒋大伟摄
阿勒泰牧民因经常野外放牧狩猎 , 在用火时 , 偶有发现油脂与草木灰混合产生的脂块具有洗涤去污作用 , 这是一种类似皂的物质 。 牧民便用羊油和草木灰混合做成了固体皂团 , 虽然也叫“羊胰子” , 但实际并不是用羊胰脏制作的 。
这种固体皂团至今在新疆一些地方仍使用 , 它们分别是库车的“托哈西苏甫”及阿勒泰的“喀拉萨本” 。
“托哈西苏甫”意为圆形肥皂 , 又称“疙瘩胰子”和“库车胰子” 。 这种土黄色、喇叭状、像窝窝头的东西 , 在南疆的巴扎随处可见 。
延续了一个多世纪传统工艺的库车土肥皂 , 其配料及制作方法很简单:只以棉花籽油、火碱及土盐为原料 , 经过3次反复熬制 , 再使用模子固型 , 晾晒 。 其制作工艺还列入阿克苏地区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目前 , 近20家制皂家庭作坊均集中在库车老城和乌恰镇 , 年产土肥皂500吨以上 , 库车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土肥皂之乡” 。
而另一种状如骆驼粪的黑肥皂“喀拉萨本”产自阿勒泰 。 “喀拉”即黑色 , 而“萨本”意为肥皂 。 因通常用羊尾油制作 , 被称为“羊胰子” 。 其配料与库车土肥皂略有不同 , 它是用晒干的茴茴草、“哈拉海”(荨麻)等几种牧草烧成的草木灰 , 再配以羊油或牛油制成的 。 为使其耐用 , 还要在以上混合物中加入少许羊毛 , 放入模具固型后晾晒 。 据说这种“黑肥皂”可以祛痘、止痒 , 养护皮肤 。
香皂|古代没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么洗澡?
本文图片

阿勒泰牧区的艺人在制作黑肥皂“喀拉萨本” 。 (资料图片)
直到今天 , 一些新疆老辈人仍把这种土肥皂称为“羊胰子”“库车胰子” 。 胰子曾是中原人的生活日常之物 , 当哈拉海、胰子、肥皂这些词汇跨越丝路 , 在人与人之间传递、融合后沉淀 , 渐渐成为各民族共通的传统与常识 。
当下 , 各种洗浴产品层出不穷 , 古老的新疆土肥皂也与时俱进 , 在配方上进行了改良 。 据报摘:库车乌什镇二乌恰社区农民热合曼 , 托合提 , 将天然的薰衣草、木炭、羊奶添加到土肥皂的配方中 , 在皂表面添加入大理石花纹 , 还对产品进行了现代包装 , 很受消费者青睐 。 他家的土肥皂日生产量达七八百公斤以上 , 年收入达10万元 。
而在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查干郭勒乡夏牧场 , 村里的妇女们都会做“黑肥皂” 。 从2017年开始起 , “访惠聚”驻村工作队与一家环保公益组织联合开发黑肥皂公益项目 , 将包装精美的“蒙泰依们和她们的黑肥皂”进行推广 , 村民不仅靠黑肥皂赚到了钱 , 它还成为村里发展旅游的特色体验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