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皂|古代没有香皂,沐浴液,新疆人拿什么洗澡?

近日 , 一个消息引起人们的关注:奇台县境内的唐朝墩遗址发现了一座一座规模很大的浴场遗址 。
据专家推测 , 这座面积300平方米的浴场 , 作为城市公共浴场的可能性较大 , 一方面满足城市居民日常清洁需要 , 另一方面可供往来旅人沐浴休憩 。
令人好奇的是 , 在没有现代香皂、沐浴露、洗面奶的古代 , 浴场里的人如何洗澡和洗发呢?
帘外风来澡豆香
在澡豆、皂夹及香皂兴起之前 , 人们盥洗 , 去除油垢所用的手段 , 基本上只有淘米水做的米汤 , 它是见于文献中最古老的清洁用品之一 。
不过 , 这米汤还不是淘米后的一点剩水 , 而是先煮后酿的微微发酸的浆水 , 去污力很一般 。
澡豆出现在魏晋时期绝不是偶然 , 那正是中国历史上“香料大发现”时代 , 各地香料运抵中原 , 随着佛教传入 , 一种叫“澡豆”的小东西 , 让人们的生活面貌一新 。
澡豆的主要成分是豌豆 , 在今天看来是很寻常的杂粮 , 当初却是生长在西域地区 , 晚至唐代 , 它都是这一地区的特产 。 澡豆以研磨成细细的豌豆面为主料 , 与数种珍贵的香料及中草药混合一起 , 制成细丸状而得名 。
在古代 , 澡豆可以说是一种全能清洁品 , 因富含皂角苷 , 用它来洗手、洗脸、洗头、沐浴、洗衣服 , 洁净彻底而又细滑养肤 , 甚至有这样的诗句用来形容澡豆的净脸功效:“兰汤竞夕宜温玉 , 帘外风来澡豆香 。 肌雪净 , 脸波长 。 ”
《齐民要术·杂说》还记载:“旧丝帛若以灰汁洗 , 色黄而质脆 , 若捣豆为汁 , 可洁白柔韧 , 胜皂荚远矣 。 ”意思是说:用澡豆水洗过的丝帛 , 不光干净还非常柔韧光滑 , 比皂荚好 。 可见其温和性 。
总而言之 , 一切污渍、油脂 , 澡豆全搞定 , 还散发出优雅的香气 。 那时 , 人们若嘲笑一个人土气 , 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 , 往往会说此人“不识澡豆” 。
到了唐代 , 澡豆的使用达到鼎盛 。 名医孙思邈在《千金方》中记载:“面脂手膏 , 衣香澡豆 , 士人贵胜 , 皆是所要” , 足以说明澡豆是贵族的生活必需用品之一 , 而民间百姓一般是用绿豆、白豆等本土豆子制作廉价版澡豆 。
元代出现了一种很有趣的洁身品——澡豆麦麸 , 在元杂剧《谢天香》中 , 一段唱词详细展现了女人化妆后清洁皮肤的整套步骤:“送的那谁护衣为头 , 先使了熬麸浆香澡豆 , 暖的那温泔清手面清揉 。 ”
用麦麸原料制成的澡豆 , 有很强的去死皮功效 , 还有一种自然的草木香 。 而这“浆” , 则是用麸皮洗出的粉调制而成 。
从皂荚到肥皂团
顺时光上溯 , 在澡豆兴起的年代 , 同时也有一种低廉而方便的清洁品——皂荚 。 它也称为皂角 , 是皂树的果实 , 因含有皂甙 , 遇水会产生大量泡沫 , 有很强的去垢力 , 在民间被用作纯天然的洗涤剂被广泛使用 。 时至今日 , 一些偏远山区及村庄 , 仍普遍使用皂角 。
除了澡豆、皂荚外 , 《鸡肋编》还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
到了南宋时期 , 才真正出现了肥皂成品——“肥皂团” 。 明人李时珍在 《本草纲目·木二·肥皂荚》中记录了“肥皂团”的制造方法:“肥皂荚生高山中 , 其树高大 , 叶如檀及皂荚叶……十月采荚 , 煮熟捣烂和白麵及诸香作丸 , 澡身面去垢而腻润 , 胜于皂荚也 。 ”
这个肥皂荚 , 民间叫“肥珠子” , 它是中药材“无患子”的别名 。 每到深秋十月 , 人们将“肥珠子”的果荚采下 , 煮熟捣烂 , 加以香料、豆面 , 制成橘子大小的球状 , 时称“肥皂团” 。 肥皂荚的荚果比皂荚更多油 , 去垢效果比皂荚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