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上世纪新造的一个汉字:鲁迅赞不绝口,如今使用广泛
汉字出现的数千年内,数量一直在增加。学者统计显示,甲骨文中一共出现4000多个文字,三国时《广雅》收录文字18150个,北宋《类编》收录的汉字达到33190个,清朝《康熙字典》共收字46933个。之所以汉字会增加,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时代发展过程中的表达需要,于是古人才造出新字。民国时期,随着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与西方思想、作品涌入中国,传统文化体系受到巨大冲击。首先,遇到的问题是对很多新事物缺少词汇表达,比如古代汉语中没有“社会”、“哲学”等词汇,于是近代中国学者从日本引入,而日本是因为西化较早,在翻译西方书籍时新组建了不少词汇。其次,西方作品中常见的一些名词,中国存在但古代汉语中没有或表达模糊,除了音译、组建新词或寻找相近意思的词语表达等之外,还有一个办法就是造字,比如在对女性的第三人称称呼问题上,近代学者就造了一个字,如今大家都离不开这个字。
文章插图
在古代汉语中,对第三人称的表达有很多字,但缺少特指的表达。一是“他”,通“它”,泛指男女及一切事物。近代白话文兴起后,学者用“他”字做第三人称代词,可以代男性,也可以代女性及一切事物。二是“之”,古文里作宾语的第三人称往往会用“之”字表示。三是“它”,对第三人称的表达都可以用“它”,该字始于甲骨文。我们熟知的“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也可以写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甲骨文中有“它”,蛇、它、也三字形有相混现象,本义是蛇,上古先民恐惧蛇,会问“无它乎”,就是问有没有蛇,后来逐渐被引申为其他事物。四是“伊”,在古汉语中可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她”、“他”、“彼”,《南史》记载“吾见张时,伊已六十”,《红楼梦》中记载“薛蟠因伊倔强,将酒照脸泼去。”由于吴方言中的“伊”来专门代表女性第三人称单数,因此“五四运动”前后,吴方言区的文学作品用“伊”字来指女性,鲁迅、周作人早期作品中就是如此。古代汉语中的第三人称,有一个最基本的特点即为:男女不分。数千年来,似乎无人觉得有作此区分的必要。
文章插图
随着白话文运动的兴起,西方思想、作品的涌入,这个问题就进一步凸显出来了,男女第三人称都不能模糊,各自势必需要一个专指代词。最先遇到这一问题的是翻译家,英语单词中的第三人称代词,“he”特指男性、“she”是女性,指向非常明确,但翻译成汉语时就麻烦了,因为汉语中对女性的第三人称表达缺失。刘半农(见上图)是民国大翻译家,第一个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作品介绍到中国,还最早将狄更斯、托尔斯泰、安徒生等作品翻译成中文,他在翻译“she”时,为了表述清晰,常常翻译成“他女”、“那女的”。但“她”是常用字,一部作品中常常会出现数百次“she”,于是往往造成成篇累牍的“他女”“那女的”,看上去和读起来都非常的别扭。为了更好地表达第三人称女性,刘半农就“造”了一个字——她。1917年,刘半农首次提出了用“她”字以对应“she”的建议,由于刘半农是非正式提出,当时没有引起轰动。1918年,周作人在《新青年》上撰文,提及了刘半农的建议:“中国第三人称代名词没有性的分别,狠觉不便。半农创造‘她’ 字和 ‘他’ 字并用.......印刷所里没有,新铸许多也为难”,最终认为用“她”字作为第三人称女性专有字还需要从长计议。在此之后,周作人、鲁迅等还是习惯用“伊”字指代第三人称女性。
- 外公&父亲姓”操“,发愁给儿子起名字,外公说出一个名字全村称赞不绝
- 乌云仙&封神第一女仙金灵圣母,在圣人手里,能过几招?
- 燕山雪花&观澜|“燕山雪花大如席”,这“席”字该怎么解释?
- 刘孝昌&大年初五迎财神 辞旧迎新送走旧日穷苦|我们的节日·口述民俗
- 女演员&揭开“伪君子”余秋雨的面纱,曾弃13年糟糠妻,娶小16岁的女演员
- 龙套&此人被《三国演义》严重弱化,为塑造赵云而消其勇猛,主角变龙套!
- 动物们&胆小谨点,插画师笔下的诡异动物看完一秒清醒!
- 牛画&齐白石一幅牛画卖了两千万,放大30倍再看,终于发现秘密
- 一幅画&齐白石画的老虎没脸见人, 只有屁股, 为什么 放大后才发现玄机!
- 北冥神功&天龙八部最强的武功是北冥神功?还有四门神功,强到被金庸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