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

寒冬腊月,雪山巍峨。在祖国西南边陲,西藏日喀则军分区某边防团的官兵们驻守在平均海拔4500米以上的哨所里,与风雪为伍,与孤独作伴,用青春和勇毅书写着保卫祖国的壮美篇章。一代又一代官兵扎根于雪山之巅,和当地老百姓共同讲述着军民鱼水情深的故事。
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
文章插图

新春佳节,驻守边关。普布江才摄
永远在路上的“老阿妈”
“今天我们去看老阿妈了。”1月28日,詹娘舍哨所排长普布江才发来一段视频。视频中的藏族老阿妈名叫扎西,是亚东县下亚东乡仁青岗村村民。几十年来,她奔走于险山峭崖间,为哨所的官兵们送信送物资。
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
文章插图

三位老阿妈。人民网 李海霞摄
后来,在她的影响下,村民次仁曲珍、达吉和普赤也踏上了这条路。每次她们都要背上近50斤的东西,徒步5个多小时,才能抵达哨所。这一送就是30多年。她们从风华正茂的阿姐,变成两鬓斑白的老阿妈,哨所的战士们不断轮换,她们上山的脚步从未停止。
自家种的白菜、土豆、油白菜……是老阿妈当年背筐里最常见的东西,也是哨所官兵们最珍视的食物。采访中,采访人员得知那时候阿妈们的生活并不富裕,经常去村里的商店赊欠。对此,69岁的次仁曲珍风轻云淡地说:“再困难也不能让孩子们饿着。我们的幸福生活都是党给的,是解放军换来的,要学会感恩。”
每次上山,老阿妈们还会“露一手”,给官兵们做油饼。“哨所里的每个人都吃过阿妈做的油饼,就是家的味道。以后我们走到哪里,都不会忘记。”一位老兵说。
“只要他们喜欢,我就一直做。”61岁的普赤笑着说。
2010年6月,到哨所的沙石路通了。2017年,到哨所的索道建成,运输物资比以前方便了,但老阿妈们上山的脚步还是没有停。“习惯了,没事儿就想上去看看。”63岁的达吉说。临近春节,她们又约着上山去看“兵儿子”们了。
说起老阿妈们背送物资的故事,东嘎拉哨所7班班长蒋先茂不禁感慨:“我们背一趟都不容易,更何况是几位老人呢。很多老兵退伍后,还会经常给老阿妈打电话发信息,时刻挂念着她们。”
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
文章插图

官兵们通过手机APP下单点菜。人民网 李海霞摄
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
文章插图

哨所里有了保鲜柜,新鲜蔬菜随时供应。人民网 李海霞摄
如今,基础设施不断完善,“雪域配送”直达哨所,官兵们通过手机APP就能下单,新鲜蔬果、海鲜等一应俱全。
“听老兵讲过去的事儿,简直无法想象,我们赶上了好时代。”刚刚入伍的新兵田森安说。
连队要事日志上的“喜事儿”
2018年12月8日,则里拉哨所官兵马卫生在连队要事日志上写到:今天,到连队的油路通了。凹凸不平的土路、窄路一去不复返了!
【 老阿妈&【新春走基层】 祖国强大,我们更有底气站在这里】2019年2月10日,则里拉哨所班长闫俊起在连队要事日志上写下这样一段话:这一天,我们通电了!同志们特别开心,觉得特别不可思议。这一直是个难题,每一代人都在努力,终于圆梦了!
2019年5月21日,亢远强在连队要事日志上郑重其事地写下:这一天,水管接通了,水通到了哨所里!
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来说,路、电、水不过是最基本的要素,但在平均海拔4500以上的哨所里却是奢侈品。“没想到我成了一个时代的见证者和记录者。”闫俊起至今回想起来,都难掩激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