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余光中曾痛批朱自清、鲁迅、沈从文,如今却反被指责,晚节难保
文章插图
小时候,只记得余光中那浓得抹不开的乡愁,愁字分立两头;长大后,又看到他笔下沉醉的李白,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再后来,小解却看到了余光中的更多面,一个沉湎于文学批评的评论家。而且,他只怼那些青史留名的大师,凡是你能在语文课本上见到的名字几乎都被余光中或多或少地批判过。
在余光中的笔下,被批得最惨的一位大师是朱自清,《背影》《荷塘月色》是被攻讦的主要对象。我们知道,朱自清在描写荷塘景色时运用了大量比喻,如“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但余光中认为这些譬喻俗艳、俗滥、大半浮浮、未见出色、想象不充沛、意象不高明……
文章插图
1977年,余光中发表《论朱自清的散文》,像一个老师批改作业一样,给朱自清的文章找错误。其中一段他是这样说的:“无论在文字上或思想上,都平庸无趣。里面的道理,一般中学生都说得出来,而排比的句法,刻板的节奏,更显得交代太明,转折太露,一无可取。”这话说得很严厉,意思也很明确,那就是朱自清的散文水平与一般学生无异。
的确,学术界是对朱自清的散文有一些争议的,但如果你以为这就是余光中批判的原因,那就大错特错了,因为余光中对人不对事,只要看不惯的就能怼,就连民国之魂鲁迅他都能怼出个一二三来。余光中指出,鲁迅一生翻译诸多,但其翻译水准不高,而其胞弟周作人则破绽更多,恐怕“难当大师之名”。
文章插图
在不少人心目中,鲁迅是民国文学领袖般的存在,是至高灵魂的携带者,他文笔犀利,入木三分,针砭时弊,影响至今。虽然余光中没有否认鲁迅的光辉,只是揪住翻译这一点下文章,但总让人感觉不太舒服。另一方面,既然鲁迅都敢怼,那么民国文坛沃土之上就没有余光中不敢拔刺的了。
撰有《边城》《长河》等著作的沈从文,也是余光中所批评的对象,他说沈从文一旦“说起理来,就显得钝拙”,又说《边城》整体上大致可读,但主题和前言却写得杂乱不堪,看不到文学家的影子。还有著名诗人艾青,余光中认为艾青的诗“软件”(主题思想)可以,但硬件(语言文字)不行,散漫、累赘,又生硬。
文章插图
当然,余光中所怼人事远远不止于此。他还批判苏曼殊是“苍白的自怜”,徐志摩是“贫血的理想”,刘大白是“廉价的悲观”,冰心是“空虚的道德”——他将这些称为“低级的浪漫主义”;批闻一多离“大诗人”的境界尚远,其诗太浅显太单纯;批戴望舒一成不变,写的全是旧词烂调;批郭沫若连一流诗人也谈不上,更别谈大诗人了。
可以说,曾经的余光中就像是近代文学界的质量监督员,凡是他看不惯或者觉得不好的人和作品,他都要拿张纸条写上自己的意见,然后贴上去。看起来,他好像有拥有一套完整且合理的文学批评理论。然而,他的主张完全正确吗?他发表主张的方式有没有不妥的地方?
文章插图
显然,这并不是一个可以简单回答的问题,并且显然,余光中处理问题的方式是欠考虑的。虽然后来余光中就某些言论表达了歉意,但其态度并不诚恳。而且,这些他往日怼人的言论并不是唯一被披露的黑料,还有令人惊异的“陈映真事件”:因为偷偷告密而险些害死了另一位作家陈映真。所以,一些评论家如今称余光中已是毁誉参半。
- 张兆和$沈从文在第一堂课上结识自己的妻子,不断写信追求,最终收获爱情!
- 张兆和$沈从文晚年爱哭,曾因黄永玉拓片而大哭,最后一次哭是为张兆和
- 胡适&沈从文:婚后两年移情别恋,晚年被送入精神病院,再见时妻子难认
- 妻子$沈从文晚年凄凉,妻子至死未去看他,道:爱你是真,不原谅也是真
- 康桥!徐志摩死后,林徽因为何疯抢他的破木箱?沈从文:不销毁必有浩劫
- 余光中|余光中挚友方明新春吟诵《乡愁》,独家讲述老先生的山海情
- 丁玲@沈从文帮过丁玲那么多,丁后来为何不帮落难的沈,还要大骂他?
- 林徽因&沈从文婚后遇真爱,问林徽因怎么办?林徽因给的答案让他懊悔不已
- 沈从文@此人被胡适称为民国第一才女, 她的才华让金岳霖终生未娶
- 沈从文!青未了|我读作家汪曾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