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没完没了的自尊心保卫战令王起明身心俱疲 , 也让《北京人在纽约》显得乖张狂躁 。 相比之下 , 三年之后播出的电视剧《上海人在东京》态度就成熟许多 。
《上海人在东京》的主人公同样是一名男性 。 祝月是一名律师 , 在事事讲求论资排辈的体制内 , 学历不足的他处处碰壁 , 遂一气之下出走东洋 , 决心干一番事业 。 电视剧的第一场戏就是祝月在测字先生面前写下了一个大大的「路」字 , 陈道明的表演里多了几分知识分子清高而少了些许姜文的匪气 。
文章图片
《上海人在东京》(1996)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上海人在东京》就忽视男性的自尊 , 只是这部剧中自尊会以更加从容的方式表现出来 。 祝月和同一天来到日本的白洁情投意合 , 又赢得了伊美小姐的倾心 , 即使如此受到女性的幻影 , 祝月依旧保持着对妻子忠诚——顾颜所维护的、王起明所追求的 , 祝月一开始便全部具备 。
文章图片
有一次他未能把持住自己 , 与白洁冲动地发生了关系 , 但那件事的起因是他为了替打黑工不幸致残的同胞讨要补偿而遭到流氓的殴打 , 性被视为对男子气概的奖励 , 且最终祝月还是了断了这种不伦关系 , 又回到了妻子身边 , 因而祝月获得了剧作者的原谅 。
王起明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 , 基本没有同胞之爱 , 国内的哥们儿邓卫来投奔他 , 他把邓卫扔到了当初自己住过的地下室 , 而祝月的体面之处在于 , 他的抱负不仅仅是个人的事业成功 , 还包括为那些在日本打黑工的同胞争取权益:在祝月身上 , 民族大义和个人自尊都得到了一种更符合现代性规范的阐释 。
文章图片
同一时期中国拍摄的反映海外新移民生活的影视作品还包括《走入欧洲》(1997)、《别了 , 莫斯科》(1995)等等 , 都没有跳出以男性为中心的创业史加感情史模式 。
和《北京人在纽约》一道走红的「自传」《曼哈顿的中国女人》本来有机会展示华人女性移民的独特视角 , 但随着本书的传主被爆出捏造事实并陷入诉讼纠纷 , 同名电视剧的拍摄计划也不了了之 。 当然 , 以作者周励专投读者所好的浮夸文风 , 即便影视化成功也不能指望它真实地还原华裔女性立场 。
文章图片
《走入欧洲》(1997)
也许这些作品都不如胡雪杨在1991年拍摄的《留守女士》 。 《留守女士》和《大撒把》是同样的题材 , 讲述的都是分居夫妻中留守国内的一方所承受的情感撕裂 , 但与之相比 , 《大撒把》中男女主人公故作姿态、实则挑逗的约定就暴露出轻佻的趣味 。
在《留守女士》中 , 没有人能占据道德高地 , 无论是出国的一方还是留守的一方 , 没有谁更加高尚 , 都要面对真实的欲火煎熬 。 而外国并非是一片「月比故乡明」的乐土 , 故乡也在急剧地变化 , 无论身在何方 , 变化都不会停止 。 在狭隘的自尊心保卫战之外 , 胡雪杨导演展现了一种更加深沉也更加流动的立场 。
文章图片
《留守女士》(1991)
- 因为|看完想自戳双目的选角,导演你是闭着眼睛选的吧?
- 武当|《倚天》续集,王晶彻底断了我们这一代人的美好想象
- 鸟巢|骄傲!鸟巢响起这首玉树本土歌手组合的藏语金曲
- 美国|贝嫂番茄炒蛋红黄配色着装被嘲像麦当劳叔叔,网友:不要再打针了
- 丁元英|《天道》:丁元英给刘冰的档案袋,是刘冰的最后一根稻草
- 生活|关晓彤自己有红薯,偏要吃工作人员的,咬一口后,下意识一句话暴露性格
- 电影|电影《水门桥》:4位最令人泪目、震撼的人物
- 电影|《奇迹·笨小孩》:模板化的现实主义
- 抗美援朝战争|《狙击手》:卸掉资本包袱的张艺谋,无愧于世界级导演的称号
- 生活|《奇迹笨小孩》值得每一个迷茫的人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