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新春走基层|巧手捏面塑,“萌虎”迎新春

还记得小时候无比期待地看老爷爷用灵活的手指捏面人吗?它们惟妙惟肖 , 和动画片里的人物一样活灵活现 。
面塑 , 是我国民间传统艺术之一 , 经过上千年的传承和发展 , 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 。 它根植于民间 , 来源于生活 , 反映着生活在底层社会民众的情感智慧和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的审美经验 。
今年是我国农历壬寅虎年 。 春节期间 , 我市多位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传承人 , 通过创作面塑“寅虎”喜迎新春 。
人物|新春走基层|巧手捏面塑,“萌虎”迎新春
文章图片

菏泽高新区万福街道办事处邓禹社区 , 面塑艺人于飞跃在工作室里的操作台前 , 手拿工具刀 , 捏着各色面团 , 全神贯注地创作着面塑作品 。
“今年是虎年 , 我尝试制作了百虎作品 , 寓意着虎年大吉、虎虎生威、国泰民安 。 从年前开始 , 就一直有不少客户下订单了 。 ”于飞跃十指翻花 , 在他手中 , 五颜六色的面团很快成型 , 一个个“萌虎”相继诞生 。
人物|新春走基层|巧手捏面塑,“萌虎”迎新春
文章图片

于飞跃手中的作品富有浓厚生活气息 , 卡通形象的小老虎憨态可掬 , 面带微笑 , 一个大大的“福”字 , 似乎在向人们招手 , 寓意虎年的到来 , 令人爱不释手 。
“相比于传统的‘猛虎’形象 , 我更倾向于制作‘萌虎’ 。 卡通形象的小老虎憨态可掬 , 更讨小朋友喜欢 。 ”于飞跃说 , “不仅如此 , 我还制作了十二生肖 , 这些作品在市场上都比较受欢迎 。 最忙的时候 , 我一天能捏几十个 。 ”
人物|新春走基层|巧手捏面塑,“萌虎”迎新春
文章图片

采访人员在工作室里看到 , 在于飞跃后方 , 不仅摆放了各种造型的“萌虎”“萌牛”“萌龙”等十二生肖 , 还有二郎神、花木兰、穆桂英等传统神话人物和历史人物 , 这些作品工程量更大 , 动则要几天、甚至是十几天 。
据于飞跃介绍 , 他受表哥的影响自幼就喜欢上了面塑 , 2015年 , 他开始正式学习传统面塑 。 每创作一件作品 , 尤其是历史人物 , 他都要翻阅大量书籍 , 去了解历史典故 , 查看各种图谱 。 然后加上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 尽量做到独一无二 。
“以这个《二郎神》为例 , 传统的签举式面塑造型较为简单 , 而这件作品有了铁丝等辅助材料做配合 , 使人物有了腾云驾雾的仙气 。 制作时 , 兵器、纹饰这些要求比较精细的部分 , 要比一般人物更难 。 这个《穆桂英挂帅》 , 整整制作了13天 , 身上的纹饰就是靠手艺和功夫 , 一点点粘上去的 。 ”于飞跃说 。
【人物|新春走基层|巧手捏面塑,“萌虎”迎新春】于飞跃告诉采访人员 , 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 , 传统面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 , 比如材料易干裂、韧性差、色彩不鲜艳、造型简单等 。 不满足“原地踏步”地复制这门老手艺 ,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艺 , 他还专门到广州跟随萧派面塑开创人、面塑大师、工艺美术家萧占行学习 。 通过学习 , 他发现面塑创作不再局限于一根小小的竹签 , 而是借助铁丝制作骨架 , 因而人物作品筋骨到位、体型高大、形象逼真 。 正是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 于飞跃才有了更多的作品呈现 。
除了于飞跃的“萌虎”外 , 国家级非遗项目“曹州面人”传承人、菏泽高新区马岭岗镇镇穆李行政村的李震报 , 也创作了一批“寅虎”来恭贺新春 。 他的面塑作品除了可爱的“萌虎”外 , 还有多种威风凜凜的写实作品 , 如猛虎下山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