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举动!周作人:与鲁迅决裂沦为汉奸后晚景凄凉!死时周海婴不肯参加葬礼
文章插图
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也许我们站不成巍峨的高山,但依然可以挺立成一棵青松、一支秀竹,为生命添一份绿意,增一道风景;也许我们做不成万丈光芒的太阳,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成为一轮交接的明月,高高的悬挂于天上,为大地平添哪怕一分光明,增加一分热量,也许我们无法成为雍容华贵的牡丹花,但是我们依然可以长成一朵小小的野花或者野草,为人类添一缕芳香,为国家增加一份力量,尽我所能,这才是真正的爱国。
就像鲁迅先生一样,可能他无法拿起沉重的刀枪,但是他可以拿起有力的朱笔,批判这个吃人的世界,以文字激励着万万千千中华子民的心。可以说,鲁迅的文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子孙的爱国之心,引领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除了他的弟弟,周作人。
文章插图
1923年,周作人怒气冲冲的来到鲁迅家中,在鲁迅的书桌上拍下一封绝交信,自此两人就如同自己的法号“长庚”、“启明”一般,东有启明,西有长庚,两星永不相见。同为一母所生,人生却大相径庭,一个成为万人敬仰的文豪,一个却沦落到万人辱骂的汉奸,这对兄弟的故事,也成为了后世探究的对象之一。
周作人,1885年1月16日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富裕家庭,家中从小环境就非常富裕,因此他也如同自己的哥哥鲁迅一样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相比哥哥而言,周作人对于文学的热爱程度并不在鲁迅之下,童年时期,他与鲁迅关系非常好,两人一同在家乡的私塾也就是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共同学习汉学。
1901年,西方的新潮思想文化在中国国内发芽生根,周作人对于这些新潮的文化也非常感兴趣,因此他决定离开自己的家乡浙江绍兴,前往南京的江南水师学堂求学,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许多传统教育中未曾提及的知识,周作人也非常乐于获取新知识。在南京水师学堂的管轮班,周作人学习了整整六年的英语,因此他的英语基础也非常好,说的一口流利的外语,是周作人当时最为得意之处。
文章插图
因为成绩优异,他考取到了官费出国的机会,与哥哥鲁迅一同前往日本留学,与哥哥选读的医学不同,周作人从小就对政务非常感兴趣,因此出国后他选择了研读海军技术,又奇迹般的掌握了多门外语。对于古文的研究与翻译能力,周作人甚至不亚于自己的哥哥鲁迅。
两兄弟的感情也是非常好,作为兄长,在异国他乡鲁迅非常照顾自己的弟弟,周作人生活方面的很大开销都是由他承担,周作人也非常依赖兄长,两人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着,一起结识了许多有志之士,共同谈天论地。但是回国后,这一切都改变了。
周作人回国后居住于北平,与从前不一样的是,他开始变得亲日起来,鲁迅对于弟弟这种行为感到非常大的不满,两人之间的隔阂也越来越大,终于在1923年爆发,周作人给鲁迅写了一封信,信中这样说:“我以前的蔷薇梦原来都是虚幻的,现在所见的或者才是真正的人生。我想订正我的思想,重新步入新生活,以后请不要再到后边院子里来,我没有别的话,自重。”
自此,兄弟两人反目成仇,此后从未再见过。
文章插图
1937年,鲁迅辞世,而此时抗日战争也在北平全面爆发,当时身处北京的文人为了避乱,纷纷连夜撤离北平,周作人却一反常态,坚持留在北平不走。这一举动遭到了当时文化界的诸多谴责,胡适在伦敦写了一首诗来暗讽周作人,劝他识得轻重,不要成为“文化汉奸”。
- 梁思成!她是最漂亮的名流太太,一代民国女神,却被鲁迅骂是“交际花”
- |为什么有人用一块钱换五毛钱硬币呢?
- 书法家@难以想象!他的书法越写越差却位列20世纪10大书法家之一,为啥?
- 作品!文徵明最有“仙气”的一幅作品,流传后世500年,美得痴迷醉
- 行书&赵孟頫《心经》欣赏,放大10倍,每一个字美到极致
- 美国博物馆$这幅书法仅剩43行字迹,却被誉为天下第一,现在藏在美国博物馆
- 瘦金体!宋徽宗一幅绝美“瘦金体”草书,网评:好看不?拿国家换的!
- 泰斗$中国最后一位书坛泰斗,66岁写的字能媲美宋四家,超越元明清
- 赵之谦!范曾一句“当今书法家,老夫第一”,像一个耳光,抽了书法界的脸
- 生存&一家人在西伯利亚与世隔绝,生存了42年,和外界接触后却接连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