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吉祥图案里,读懂国人“纳福祯祥”的祈盼( 四 )


除了象形、钟鼎、鸟文、小篆等各种字体外 , 百寿图还辅以太极图、蝌蚪文、桑叶形、花瓷罐、古彩陶以及垂柳、荷花、寿桃、葫芦、绿竹、祥云、蛟龙、博古文玩等组成“寿”字形 , 成为传统“寿”字吉祥样式的集中展示 。 在“寿”字构图形式中 , 以单个“寿”字构图的 , 字形长的称“长寿” , 圆 的称“圆 寿”“团寿”或“花寿” 。 这些都是图案化的字符 , 是带有一定艺术特性的字体形式 。 另外 , 在圆形寿纹边围饰如意图案 , 称为“如意寿字”;绘五只蝙蝠围成圆圈 , 当中一个圆形寿纹 , 称为“五福捧寿”;由团寿纹和盘长、蝙蝠组成的图案 , 称为“福寿绵长”等 。 一个“寿”字 , 体现了中国人对生命的热爱 , 承载了中国人民的美好愿望 , 为中华民族追求生命的旺盛与长久注入了无限美好的激情 。
在抽象符号纹饰中 , 含意往往表达较为隐晦 , 但体现了中华的含蓄与委婉之美 。 常见纹饰有太极八卦盘长、方胜、喜相逢、回字纹、如意、聚宝盆、摇钱树、暗八仙、八宝、扣碗、戟等 。 例如古老的回纹 , 民间又称斗纹 , 史前彩陶马家窑的马厂类型就出现了菱框纹与回形纹 , 一上一下、一正一倒 , 在方折纹样当中填充网格 。 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丝织物与青铜器上也出现了两个相套的正方形回纹 。 回纹的造型呈封闭状的环形反复 , 延绵不断没有穷尽 , 因此被认为是“富贵不断头” , 幸福永昌的象征 。 上海地区喜将“回纹”称“斗纹” , 是因为人们将手指上圆形回环状指纹称为“斗” , 也是米的乘量器 , 而“米”本身就兼具粮食与金钱的象征 , 因此斗纹意味着“食粮充足 , 日进斗金 , 源源不断 , 无尽无休” 。
又如 , 将抽象的格纹冠以生活器物、食物的名称 , 不仅十分贴切百姓生活 , 更透露出烟火气息的通俗趣味与机智幽默 。 格子纹 , 在上海方言中被称为“豆腐格(子)” , 因“豆腐”音近“头富”而被广泛用于织物与装饰上 , 寓意家庭富裕 , 吃穿不愁 。 而方形格 , 因形状如同古代铜钱“孔方” , 被纵向直线贯穿联结成串 , 如同挂在腰间的钱串子 , 象征着“腰缠万贯” 。 就连极为普通的曲线条 , 因黄白二色相间 , 也被表述为“金银链条” , 毫不掩饰对于财富 , 对于富裕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 而这些正是吉祥寓意能不断被充实、被使用、被创造的源泉与无穷动力 。
|在绵延数千年的传统吉祥图案里,读懂国人“纳福祯祥”的祈盼
本文图片

故宫博物院藏明万历款五彩云龙纹小盖罐
纳福求吉 , 辟邪禳灾是中国吉祥文化中重要的文化内涵 。 渴望生存 , 赞美生命是人类的共性 , 能够在天、地、人三者合一的信仰空间里 , 顺其自然、平安和谐的生存是古往今来人们最大的愿望 。 纵观中国吉祥纹样的发展 , 从商周的青铜器 , 战国时期的玉器、铜镜、漆器 , 秦代的瓦当、汉代的画像石和画像砖、隋唐五代的石刻、宋代的建筑彩画、明清的印染织绣和瓷器 , 可以看到吉祥图案与民俗文化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状态 。 乐观、自信 , 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品质之一 , 中国人民从不放弃对于“生”的信念 , 对于幸福的向往 。 所谓“吉祥” , 正是对于生命、和平、友爱、安全、富裕等的祈念和祝愿 , 也是中华民族历久弥新而走向繁荣发达的巨大动力之一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等 , 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 , 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在修齐治平、尊时守位、知常达变、开物成务、建功立业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有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 吉祥图案的欣赏、使用与传承 , 正是激活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有效方式与手段 。 迈进2022壬寅新年 , 在国际形势和全球疫情复杂多变的当下 , 当全人类成为命运共同体 , 吉祥文化也为世界送上国泰民安的美好祝愿 。 让我们以吉祥图案来寄寓对新的开端、新的尝试的向往 , 以祥和、憧憬来激励、充盈的内心 , 鼓舞着我们在建设幸福家园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