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竹以王子猷为知己
人生在世,得一知己,可以不恨。
世人如此,万物亦如是。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菊以渊明为知己,梅以和靖为知己,竹以子猷为知己……”
关于王子猷对竹子的极度痴迷,藏在几个故事当中。
有一段时间,他住在朋友家。刚搬进去,就开始命人在院内栽种竹子。仆人不能理解,不过暂住一段时日,何必劳烦呢?
王子猷吹着口哨,沉吟好久,说了一句:“何可一日无此君?”
人生在世,怎么可以一天没有竹君相伴呢!
在王子猷心中,房子是借来的,生活却是自己的。所以,哪怕只住一个月,一个星期,也得种上自己喜爱的竹子。
这种审美、诗意的生活态度,影响不少文人墨客。
文章插图
苏东坡就说过:“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
司马光也爱竹,在《种竹斋》里向前辈表达钦慕:“吾爱王子猷,借斋也种竹。一日不可无,潇洒常在目。”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同样喜欢竹,在屋舍门前种竹,并将居所取名为有竹堂。
所谓诗人,不仅仅是写诗的人,更应是懂得如何诗意生活、以审美眼光对待生活的人。
诗人和俗人的区别就在于,如果有十块钱,俗人全都用来买菜,诗人会留一部分钱买几只支水仙。
还有一次,王子猷路过吴中,听说当地某位官员家的竹园极好,打算前去一观。
这位官员了解王子猷的来头,特意将庭院洒扫布置一番,恭候这位王公子的大驾光临。
王子猷来了,可他“径造竹下,讽啸良久”——直奔竹林,习惯性地对着竹子吟诵了一阵,然后转身离开。
这个竹园的主人是谁,在哪高就,什么职位,他概不关心。他在意的,不是人情世故,不是富家园子,只是那片难得一见的好竹子。
王维有一次与朋友相约,进山探访某位隐士,在吃了闭门羹后写下两句诗:“到门不敢题凡鸟,看竹何须问主人。”
其中典故,讲的便是王子猷看竹。
到了民国,钱锺书的作品《围城》拍成电视剧播出后,一夜走红。
家里的电话被打爆,钱先生终于忍无可忍,三言两语就把某位海外粉丝怼了回去:“你吃了鸡蛋觉得味道不错的话,又何必去认识下蛋的母鸡呢?”
除了一贯的幽默诙谐,钱先生颇有“看竹何须问主人”的魏晋遗风。
看竹便看竹,何须问主人。吃蛋便吃蛋,何须问母鸡。
这种不为虚名俗利所驱的人生态度,也是以纯粹审美的心灵对待生活的名士风度。
文章插图
终当为情死
魏晋名士,大都是至情至性。
活着的时候,他们一心追求自由,努力成为自己。当生命走至尽头,往往是兴尽悲来,为情所死。
在王府,王献之病逝时,王子猷也正处于病重时期。为免病人悲恸,旁人隐瞒噩耗没有告知。可他自己感应到了,要求乘车去奔丧。
到了那里,王子猷坐上灵床,命人取来七弟的琴——王献之素日喜欢弹琴。奇怪的是,琴弦怎么都调不好。
悲恸之下,他把琴扔到地上,叹道:“子敬,子敬,人琴俱亡!”
过了一个多月,王子猷也离开了人世。兄弟二人去世时,都不到五十岁。
人既去,琴亦亡。兄已亡,弟亦随。人有深情,琴亦懂义。
《世说新语》中记载的这段魏晋往事,读来真是令人唏嘘。
- 透明的红萝卜&1967年,莫言因拔了生产队一根萝卜,被父亲用蘸盐水的绳子打
- 妻子&一生有三次婚姻,抛弃两任妻子和五个孩子,才华与鲁迅相媲美!
- 行草书&书法大师张旭光:行书学习的路径我再说一遍,还学不好就别怨我了
- 俞曲园&分享一组小青绿山水册页,耐看
- 晚清时期&中国有一个汉字,外国人见到就“反感”,为此还曾提出一无礼要求
- 凌影&萧炎底牌浮出水面,三次被困全部逃脱,实力远超纳兰嫣然
- 小李飞刀&他是古龙笔下最懒的主角,一生只会一招,却是公认的天下第一!
- 凶兽&上古神话10大凶兽排名,獓因垫底,相柳第6,第1是僵尸始祖
- 瑶池醉归图&舅老爷的传家宝,丢在粪筐15年,子孙无偿捐献,如今价值10亿!
- 神功&笑傲江湖中,令狐冲得风清扬传授独孤九剑,却也因此错失一门神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