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耿良|曾经聆听在杭大|听唐耿良讲苏州评弹

□李剑亮
一个梅雨绵绵的夜晚 , 听一位评弹艺术家讲演苏州评弹的艺术魅力 , 这是1984年初夏我在杭大聆听的又一场讲座 。
这位主讲人是来自上海评弹团的唐耿良先生 。 讲座由中文系平慧善老师主持 。 平老师当时正协助姜亮夫先生筹建古籍研究所 。 讲座安排在西教学楼(也是当时学校的行政楼)一楼的一个小教室 。 或许是临时安排的缘故 , 事先没有广告宣传 。 平老师白天给我们上课时顺便通知了我们 , 因此 , 那晚前来听讲的主要是中文系的师生 , 人数并不多 。
记得那晚当我冒着细雨前往讲座教室时 , 邂逅了走读班的宋同学 。 在我的鼓动下 , 宋同学与我一同前往 。 走进教室 , 发现有关讲座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做好 。 那时的教室不像现在配备多媒体等设备 , 只有一块黑板和一张讲台 。 我悄悄向平老师推荐 , 让宋同学在黑板上写一句与本次讲座相关的主题句 。 平老师爽快地同意了 。 宋同学自幼学习书法 , 进入杭大后 , 在同学中间便小有名气 。 此时可谓是他的用武之地 。 只见他在黑板上熟练地写下“衷心感谢唐耿良先生来杭大讲学与演出”二行字 。 其中“衷心感谢唐耿良先生”为一行 , 用的是行楷 , “来杭大讲学与演出”又一行 , 用的是隶体 。 唐先生站在一旁 , 看着宋同学一笔一划地书写 , 未曾开讲 , 已是笑容满脸 。
与其他讲座不同的是 , 这次讲座采用的是讲(知识讲解)演(评话表演)结合、以演为主的方式 , 正如黑板上主题句中的关键词“讲学与演出”所述 。
唐先生首先为我们普及苏州评弹的一些基本常识 。 让我们明白 , 苏州评弹原来是苏州评话和苏州弹词的总称 。 评话俗称大书 , 是运用苏州方言为主的曲艺形式 , 只说不唱 , 将叙事和代语融为一体 。 而弹词一般由两人说唱 , 上手持三弦 , 下手抱琵琶 , 自弹自唱 。
唐先生专攻评话 , 当时一边在上海评弹团任职 , 一边兼任苏州评弹学校的辅导老师 。 从1980年起 , 他便开始在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录制传统长篇苏州评话《三国》的音频节目 , 共计100 回 。 这部倾注了其无数心血的长篇评话《三国》 , 使他享誉业界内外 。 他的说演 , 嗓音甜润清雅 , 说表简洁明快 , 讲评剖析周到 , 事理论断分明 , 语言通白晓畅 , 富于时代气息 。 人物塑造注意性格逻辑 , 描摹评析蕴藉而有新意;话语节奏徐疾有致 , 听来让人感觉爽快 。 这些特色 , 在唐先生那次给我们说演的《草船借箭》这一代表性“折子书”中体现得十分鲜明 。
唐先生一方面将故事中诸葛亮、周瑜、鲁肃、曹操等人物的动作和表情 , 生动而又多样地用故事中人物的语言 , 包括语音和语调来表演 。 如在说演曹操的对话时 , 穿插着字正腔圆的普通话 , 而不像在说演诸葛亮等人物时使用苏州话 。 另一方面 , 唐先生还以说书人的动作和表情 , 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和爱憎态度 。 唐先生所使用的苏州话 , 与我老家平湖方言 , 同属吴方言且相近 。 因此 , 于我而言 , 聆听这样一个边讲边演的《三国》故事 , 更觉得耳目一新 , 趣味无穷 。 诸葛亮的智慧 , 周瑜的狭隘、鲁肃的踏实 , 曹操的多疑 , 别有一番演绎在眼前 。
唐耿良|曾经聆听在杭大|听唐耿良讲苏州评弹
本文图片

唐耿良先生与杭大师生合影(前排左二刘操南先生、左三唐耿良先生、左四平慧善老师) 。
讲座结束后 , 平老师又邀请唐耿良先生与听讲的部分师生合影 。 唐先生居中 , 依旧笑容可掬 。 他的两旁分别是刘操南先生和平慧善老师 。 刘操南先生前来听讲 , 或与唐先生同为江苏人有关(刘先生无锡人 , 唐先生苏州人);或与他本人爱好弹词有关 , 刘先生曾创作并出版《红楼梦弹词开篇集》 。 时任中文系副主任朱宏达老师则谦逊地站在唐先生的后面 。 朱老师应该是作为本次讲座主办方负责人而前来参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