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龙移》曾言:“天昏地黑蛟龙移 , 雷惊电激雄雌随 。 ”作为中华文明中最神圣的图腾代表 , 无论哪个年代中 , 龙皆占据中国人民心中的重要位置 , 并指引我国人民不断奋斗前进 。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 , 龙一直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 但时至今日 , 有关龙是否存在 , 仍未找到确切答案 。 基于这一原因 , 在我国考古事业发展的进程中 , 有关龙的探索 , 始终是各位专家所研究的重点内容 。
2002年时 , 我国一处夏代遗址中出土一件由绿松石制成的国宝文物 , 在对这一国宝进行分析解读后 , 专家则认为它的出现很有可能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 这一来自夏朝遗址的绿松石国宝究竟有何意义?为何它的出现 , 能够证明古人曾经有过蓄养龙的行为呢?
|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本文图片

无论是在东方抑或西方文化中 , 都有着龙的存在 , 但东西方的龙却有着较大差别 。 西方社会中 , 龙普遍代表着邪恶 , 而他们所构想的龙则与恐龙形象相似 。 对于中国来说 , 龙却有着十分神圣的意义 , 在古代社会中 , 皇帝便是真龙天子的化身 , 在龙的帮助之下 , 人类社会方能实现稳定发展 。
即使是在现代社会中 , 我国人民对于龙这种生物 , 仍然有着一定的崇敬之意 , 凡是与龙图腾相关的物件 , 皆会成为人们所青睐的对象 。 由此可见 , 龙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来说 , 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存在 。
|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本文图片

2002年 , 我国河南地区夏朝二里头遗址的发掘工作正式展开
, 对于华夏文明的渊源与国家的兴起研究而言 , 二里头遗址具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自二里头遗址被发掘以来 , 它便成为我国境内最引人注目的古文化遗址之一 。 此外 , 在东亚大陆考古事业推进过程中 ,
二里头遗址成为有关专家发现最早的广域国家王权存留 。
二里头遗址的众多文物中 , 一件由绿松石制成的文物具有重要意义 。
绿松石龙形器约由2000余片形状各异绿松石片组合而成 。
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龙身呈波状曲伏状态 , 形象生动逼真 ,
龙头处则以浮雕技法勾勒 , 鼻、眼等部由白玉和绿松石填充而成 。
|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本文图片

绿松石龙形器的艳丽色彩与生动形态 , 令在场专家震撼不已 。 在有关专家的努力下 , 绿松石龙形器被运回考古研究院 , 而后 , 专家便结合相关史料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
根据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状态可知 ,
其头向西北、尾向东南的状态 , 是古代社会乘龙升天理念的直接反应
。 此外 ,
在绿松石龙形器腰间系有铜铃 , 古代社会中的铜铃便有着传达神明告示的作用 。
|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
本文图片

基于这件文物的存在可知 ,
早在夏朝时 , 二里头地区的民众便将龙作为图腾崇拜
, 绿松石龙形器的出土 , 证明二里头文化具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 时至今日 , 有关绿松石龙形器的具体用途 , 仍未得到确切解答 。
通过相关专家推测可知 ,
这一绿松石龙形器的拥有者 , 很有可能是夏朝时期的宗庙管理者
。 之所以绿松石龙形器会被埋葬在土地当中 , 也是为帮助亡灵升天 。
|2002年,夏代遗址出土绿松石制成的国宝,证明古人曾经蓄养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