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谢泳:补说《西厢记》中一个字

光绪|谢泳:补说《西厢记》中一个字

文章图片

光绪|谢泳:补说《西厢记》中一个字

文章图片

光绪|谢泳:补说《西厢记》中一个字

文章图片


多年前 , 杨焄在《上海书评》写过一篇文章《〈西厢记〉中一个字 , 争论几百年》(见2016年12月20日) 。 杨文旨趣在古籍校勘不易 , 以《西厢记》第一本尾部“题目正名”首句“老夫人闭春院”中“闭”是“闭”“闲”或“开”为例 , 先出清代名家 , 后引老辈学者王季思、吴晓铃、蒋星煜对此字的不同解释 , 最后遵守以古为尚原则 , 以目前所见最早《西厢记》“残页本”为据 , 倾向于“闭”字 。


《〈西厢记〉中一个字 , 争论几百年》

杨焄意见是此争论其实还有讨论余地 , 他对此的感慨是:“前者因漫漶阙笔而讹作后者 , 较诸后者因增添笔画而误为前者 , 其概率恐怕要大许多 。 重视刊刻时间在前的旧本 , 固然是古籍校勘的重要准则 , 不过正如吴晓铃所言 , 残叶‘原题新编校正’ , 可见还有旧本 , 倘若日后发现刊刻时间更早且作‘闲春院’或‘开春院’的版本 , 那又该如何处置呢?” 。
古籍校勘是非常复杂的事 , 以古为尚是基本原则 , 但凡事均存意外 。 经史子部不论 , 经典戏曲、小说校勘 , 我意或可引进民间无名抄本作参照 , 类似敦煌卷子那类 , 虽是民间文献 , 但因时间久远 , 更接近文献真实状态 。
雕版时代 , 抄本是戏曲、小说传播的一个重要补充手段 。 在确定经典戏曲、小说有大量存世民间抄本前提下 , 累积多种无名抄本对勘刻本 , 也不失为一种辅助方式 。 以往对无名抄本似不够重视 , 以为民间抄手不加择选 , 随便杂抄 , 毫无学术价值 。


《古本西厢记汇集》初集

但无名抄本多出社会下层 , 普通读者以阅读为目的过录刻本 , 顺手抄录 , 照貓画虎 , 有时反易保存原始状态 。 通俗文学多无稳定“祖本” , 印本多家翻刻 , 抄本互相转借 , 均是通俗文学传播中常见方式 。
《西厢记》多为明刊本 , 元刊本目前只见“残页” , 今后发现完整元刊的逻辑虽然存在 , 但在事实上是极小概率 , 明抄本也极难出现 , 唯清代无名抄本还时有所现 。


《西厢记》无名抄本两册 , 光绪元年 , 作者收藏 。

以上举“闭”“闲”或“开”字为例 。 我曾见两个无名清抄本 , 分别是光绪元年《西厢记》抄本、光绪十七年残本《西厢记》 , 此字均为“开”字 。
民间抄本习惯 , 多依底本过录 , 底本早于抄本 , 既然两个清抄本都作“开”字 , 至少说明原刊为“开”字的可能性高 , 因《西厢记》流传极广 , 名抄基本收罗殆尽 , 而无名抄本还不稀见 , 如此类抄本具一定数量 , 且多是“开”字 , 说明此字讹误 , 多为手民所至 。 繁体“閉”“閑”“開”三字 , 形近易讹 , 实为雕版印书常见现象 。


《西厢记》无名抄本 , 残本四册 , 作者收藏 。

光绪元年《西厢记》抄本在“老夫人开春院”后另加一行批语:“一部书十六章 , 而其第一章 , 大笔持书曰:老夫人开春院 , 罪老夫人也 。 若不开春院 , 张生何由得见双文 , 坏事在此 。 ”此条多半过录金圣叹批语 , 但另下判断“坏事在此” 。
以此理解 , “春院”似别有寓意 , 暗含责怪“老夫人”之意 , 容与堂《西厢记》李卓吾批语“老夫人原大胆 , 和尚房里可是住的”也是这个意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