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九渊开创心学的原因( 二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由于自身的一些理论局限 , 再加上佛教、道教的挑战 , 儒学的发展出现了危机 , 并且危及了儒学的传承 。 如果说汉代儒学的局限为“理性不足”的话 , 那么如何使儒学“理性化”便是以后学者们关注的问题了 。 “理性化”这个概念 , 简单来说 , 就是一种判别行为和价值的合理性标准 , 在金观涛、刘青峰的著作《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中有详细的阐述 。
北宋的程颢、程颐和南宋的朱熹找到了儒学“理性化”的一条途径 。 他们先构建一个外在的从知识性常识出发的宇宙秩序——“天理”或“理” 。 “天理”或“理”就成为宋明理学的逻辑支点 , 如同盖房子先打好的地基 。 接着 , 他们从“天理”由外向内推出社会制度和人伦道德的合理性 , 也就是在打好的地基上一层层地建构从汉代以来就强调的纲常伦理等儒学理论 。
如果说 , 由外向内进行理论建构是一种“理性化”途径的话 , 那么这就意味着另一种由内向外的理性化途径也是存在的 。 而陆九渊的心学理论就是从这一途径展开的 。 他用个人自身的道德心替换掉知识性常识 , 认为这就是“理” , 然后从这一“理”出发 , 由内向外推出家庭伦常和社会制度 。 由于“心即理” , 这就使得道德实践变成人的内心自觉而不是外在的强制 。
因此 , 陆九渊这种直指人们内心的道德学说 , 更加平实简易 , 更能打动人心 。 综上 , 无论是朱熹还是陆九渊 , 他们都承认“理”的存在 , 其理论同属于理学范畴 。 但是他们的理论还是存在差异的 , 宋志明的《论宋明理学的成因和变迁》对此做了精准的概括 , 即朱熹强调“理”的超越性 , 陆九渊则强调“理”的内在性 。
外部原因
外部原因包括家世背景和生长环境等方面對陆九渊学术思想的影响 。 家世背景方面 , 孙华、龙蓉的文章提及了一些内容 。 邢舒绪的《陆九渊研究》在这方面也探讨得比较多 。 在此 , 笔者就简单总结一下这两篇文章谈及的外部原因 。
陆九渊出生于一个大家族 , 有很深的家学渊源 。 整个家族有严格的家训家规 , 每个家族成员的言行都规规矩矩 。 在这种环境下 , 他的思想很难不受这些家学和家训家规的影响 。 另外陆九渊的修养方法“发明本心”与佛教禅宗的“顿悟成佛法”比较相似 。 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思想有很多禅宗的影子 。
陆九渊出生于江西抚州 , 南宋时期 , 江西可以说是一个文化繁荣之地 , 并且也是文化名人辈出之地 , 佛教禅宗在江西开宗立派的有很多 。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 , 陆九渊本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禅宗的影响 。 陆九渊的祖父就偏爱佛教 , 并且陆九渊本人也与禅师清长多有来往 。 所以从外部原因来看 , 即个人经历或成长环境对陆九渊心学的产生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
因此 , 在同样的社会背景下 , 继承了同样的思想资源 , 朱熹成了理学的集大成者 , 而陆九渊在理学中却开创了心学的方向 。 陆九渊开创心学的原因有外部因素 , 即家世背景和成长环境对他思想的影响 , 但更多的是内部因素 , 即理学思想自身发展规律的结果 。 另外 , 心学的产生与陆九渊个人的才学禀赋和刻苦钻研肯定是分不开的 。
【参考文献】
[1]张仙君.回归历史现场 通透澄明话理学[J].历史教学(上半月刊) , 2016(5).
[2]孙华 , 龙蓉.陆九渊何以开创“心学”一派[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0(2).
[3]陈学凯.汉代儒学的关注和局限[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1(4).
[4]金观涛 , 刘青峰.中国现代思想的起源[M].北京:法律出版社 ,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