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北京2月10日电 包饺子吃年夜饭、体验中国传统艺术、在博物馆了解民族文化……这个春节 , 多地在华外国人“花样”感受中国年 。
中国传统节日春节自古以来就是合家团圆的日子 , 作为一名中国女婿 , 36岁的巴基斯坦人莫北今年选择在中国过节 。 “过年期间一大家子人一起吃团圆饭 , 女儿和中国亲戚家的小朋友玩得也很开心 。 ”他说 。
本文图片
大年初一 , 莫北在家门口贴春联 。 受访者供图
2007年 , 莫北来到宁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学习汉语 。 完成本硕阶段学业后 , 他不仅习得一口流利汉语 , 还在校园里收获了甜蜜爱情 , 如今一家人定居在宁夏银川 。
“以前想家的时候 , 也难过地哭过 , 现在这里就是家 。 ”莫北说 , 在宁夏的家人和朋友让他并不觉得孤单 。
和莫北一样 , 供职于宁夏农林科学院的巴基斯坦籍专家扎法·伊克巴尔也选择“留守”中国 , “我在宁夏过了好几个春节 , 每一次都很难忘 。 ”
今年 , 为了让外籍专家和留学生感受年味 , 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组织了“四海同春”虎年春节系列文化活动 , 体验学剪纸、画国画、写书法等春节年俗 。
这是扎法人生中第一次尝试剪纸 。 “有点难 , 但能体验到这种艺术很惊喜 。 ”他说 , “我还学着握毛笔、写汉字、练书法 , 还尝试了几种中国传统乐器 , 很有意思 。 ”
本文图片
过年期间 , 扎法(右二)受邀在中国朋友家吃团圆饭 。 受访者供图
对于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29岁留学生罗妲来说 , 在中国度过的三次春节给她带来的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包饺子 。
罗妲记得 , 她初到中国不久时 , 有一天老师、同学忽然祝她“新年快乐” , 她还纳闷:新年都过去好多天了呀 。 “我第三次过中国年 , 就很适应了 。 ”她说 , “现在我和面、擀皮、剁馅、包饺子 , 样样都会 。 ”
2019年 , 罗妲以交换生的身份来到山东济南的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省科学院) 。 半年后 , 她考上了学校的翻译专业研究生 , 如今已升入研究生二年级 。 一同来留学的 , 还有她的未婚夫奥斯卡 。
“来到中国 , 发现两个国家还有挺多共同点的 , 比如结婚讲究彩礼、美食都有饺子 。 ”罗妲说 , 因为疫情缘故 , 她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 , 罗妲在微信上告诉爸爸妈妈:她在中国过年 , 过得很好 。
本文图片
鲁·罗曼带着儿子在广西民族博物馆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 。 新华社采访人员 黄庆刚 摄
在博物馆感受中国文化也成为一些在华外国人的过年选项 。
40多岁的鲁·罗曼来自法国西部城市拉罗谢尔 , 现在是广西民族大学的一名法语专职外教 , 已在广西生活近15年 。 今年春节假期 , 他带着5岁的儿子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 , 感受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和习俗 。 “这是我第二次带儿子过来参观 , 让他更好了解生活的地方 。 ”
鲁·罗曼参观的广西民族博物馆是广西民族文化专题博物馆 , 目前收藏铜鼓、服饰、织绣、石器、竹木器等藏品5万余件(套) , 涵盖广西12个世居民族的工艺 。
一张张少数民族服饰图片、一条条颇具民族特色的壮锦……在民族文化陈列展厅 , 鲁·罗曼欣赏着少数民族服饰 。 “这些民族服饰各有特色 , 很漂亮 。 ”他在民族博物馆感受到各民族“亲如一家”“和而不同” , “每个民族都不一样 , 但大家互相尊重、相处和谐 。 ”
- 大写意@画鹰爱好——朱祖国与齐白石跨越年代的情缘
- 春节|Doinb春节搞节目效果,直播穿老婆的衣服,女装秀吸引大量粉丝
- 外国人$民间口头语:“胡说八道”,胡说指啥?又是哪八道?
- 哥斯达黎加&外国人看冬奥|跨越国界的爱!哥斯达黎加也有了“墩墩粉”
- 非物质文化遗产|魅力冬奥中华瑰宝——四大国宝首次面世!这个春节、首都人民有福了!
- 春节|你想拥有“铁饭碗”吗?这一工作年薪最高可达30万,学生可别错过
- 文化|孝义:2022年春节文化活动持续火热进行中
- 春节|四川泸州市泸县:千龙千狮舞热千年文化 “云上”过年展龙城新风貌
- 龙灯@网络中国节·春节|【年俗日历·正月初十】绣球龙灯舞出吉祥如意
- |看春晚 看非遗 看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