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南》:画中吟唱的山水诗

作者:范志忠 仇璜
江南好 , 能不忆江南?
2022年央视春晚的创意音舞诗画节目《忆江南》 , 在传统与现代、诗画与歌舞、自然与人文的多重空间中独辟蹊径 , 创造了令人惊艳的审美体验 。
|《忆江南》:画中吟唱的山水诗
本文图片

跨越时空的视听盛宴
《忆江南》的美 , 美在其实现了与《富春山居图》跨时空的互文与对话 。 遥想当年 , 年逾八旬的黄公望 , 将纯熟的山水画技法与超然世外的心境 , 融入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的富春江两岸 , 描绘出的《富春山居图》 , 可谓峰峦宕逸起伏 , 飞瀑亭阁点缀 , 山路蜿蜒崎岖 , 布局疏密有致 , 对明清两代乃至近代山水画创作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 明代邹之麟认为 , 《富春山居图》乃“右军之《兰亭》也 , 圣而神矣 。 ”
《忆江南》主创团队 , 在4分多钟的节目里 , 将《富春山居图》拆分成近200个元素 , 通过高科技的数字建模 , 营造出画卷中的美轮美奂的想象世界 。 节目中 , 《富春山居图》以画卷的形式徐徐展开 , 山水浓淡重叠 , 树石疏密错落 , 层次千变万化 , 营造出超然的山水之境 , 让人沉浸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意境 , 带给观众“人在画中游”的审美体验 。
山水画中的点景人物一般是渔、樵、耕、读、隐士 , 他们一般起到一些点缀作用 , 所占的位置和笔墨分量不多 。 但这些点景人物 , 往往生意盎然 , 富有生活情趣 , 寄寓着画家精神世界的心灵追求 。 在《富春山居图》中 , 画家黄公望就精心勾勒了八位神态迥异的人物 。 《忆江南》在跨时空的对话中 , 通过“以人演画” , 实现“山水画”的人格化 。 濮存昕、李立群、阿云嘎等八位来自海峡两岸的艺术家 , 化身为画中人物 , 并遵循《富春山居图》画卷从右至左这一传统观赏次序 , 移步换景 , 八位人物 , 依次粉墨登场 。
元代贡性之曾在《南湖集》题黄公望画云:“此老风流世所知 , 诗中有画画中诗 。 ”诗中有画 , 画中有诗 , 这正是黄公望的艺术匠心所在 。 为了渲染《富春山居图》的诗画意境 , 节目中选择了五首唐宋诗词 , 从晚唐吴融的《富春》到崔涂的《樵者》 , 再由宋代陆游的《鹊桥仙·一竿风月》至苏轼的《行香子·过七里濑》 , 最终落笔于元代周巽的《钓台》 , 富春山水的胜景与此中蕴含的人生哲学 , 层层渲染 , 令人神往 。
《忆江南》以音舞诗画这一形式登上了万众瞩目的春晚舞台 , 以意想不到的打开方式 , 将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呈现在全国观众眼前 。 书画、诗词、音乐、舞蹈、朗诵等艺术元素在新技术的加持下 , 浓缩为一幅徐徐展开的江南画卷 。 既为《富春山居图》找到了立体化的表达 , 也让传统文化在现代性影像表达的赋能下获得新生 。
生活的诗意栖居
自古以来 , 以山水为题的创作蕴含着中国古典人文精神 , 包含着一种对山水的态度 。 《林泉高致》载“君子之所以渴慕林泉者 , 正谓此佳处故也 。 ”君子因“可游可居”而对山川水泽心生渴慕 。 因此 , 作画之人当以“可游可居”为宗旨作画 , 而赏画之人又当以“可游可居”为宗旨赏玩画作 , 如此才不失山水画的本然意味 。 这种意味既表明了中国绘画的核心价值 , 也通行于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 。
因此 , 富春江水域虽不长 , 但它在中国文化中的历史记忆却很长 。 古往今来 , 文人墨客不断传承并丰富着富春江的价值内涵 , 使其成为经典的中国文化符号 , 而《富春山居图》是其中最为璀璨的一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