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价|最贵春节档背后的票价博弈逻辑:传统巨头VS新势力——迭代与较量

春节档业已收官 , 但这场电影较量却仍未结束 。
一边是《狙击手》、《奇迹笨小孩》、《长津湖之水门桥》等影片相继下调结算价格 , 一边是各影片的票房仍在不断突破新的整数大关 。 据灯塔专业版数据 , 截至2月9日21时17分 , 2022年全国院线电影总票房(含预售)正式突破100亿元 , 刷新中国影史年度票房最快破百亿元纪录 。 目前来看 , 虽然春节档头部三大影片大势已定 , 票房拉开巨大差距的中下位圈很难再有超越 , 但票价的下调似乎也在为春节档的后续市场增添更多可能 。
高票价背后:影视公司的利益博弈
如果一定要为2022年的春节档找一个主关键词 , 那么“票价”无疑是讨论度最高的话题 , 这甚至超越了对于影片内容的探讨 。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 , 2022年春节档平均票价52.8元 , 同比增长8.2% , 较之疫情发生前的2019年 , 同比涨幅达18%;与此同时 , 春节档总出票1.14亿张 , 相较于2021年同期的1.6亿张 , 同比减少约28.8% , 观影人次也同比减少了4200多万 , 创近五年新低 。 史上最贵的电影单票价格 , 换来了60亿票房数据的“繁荣” , 但同时 , 也击退了广大观众的观影热情 。
昂贵的单票价格成为今年春节档观影意愿显著降低的“罪魁祸首” , 很多网友将此归咎于影院的“饮鸩止渴” , 但事实上 , 影院虽拥有电影的最终定价权 , 却也要受限于片方的最低发行价 , 最终的电影票价 , 是影院在最低发行价之上 , 根据自身成本等实际经营与利润需求 , 加上一定的溢价所构成 。
据金融界统计 , 今年春节档影片背后 , 有超百家公司参与其中 , 主要出品方涉及包括中国电影、上海电影、万达电影、光线传媒、阿里影业、横店影视、奥飞娱乐、阅文集团、猫眼娱乐等在内的10余家上市公司 。 追根溯源 , 春节档高票价背后 , 是十余家上市公司及上百家相关影视公司的利益博弈 。
票价|最贵春节档背后的票价博弈逻辑:传统巨头VS新势力——迭代与较量
文章图片

制图:金融界上市公司研究院 数据来源:公开信息
作为受疫情冲击较大的行业之一 , 电影市场在过去两年的疫情反复下日子并不好过 。 根据choice数据 , 2020年 , 在港、A股共26家影视院线上市公司中 , 22家营收下滑 , 20家净利润滑坡 , 其中10家由盈转亏 , 万达电影、光线传媒等传统影视巨头可谓业绩腰斩 , 老牌国资影企中国电影更是上市以来首次亏损 。
2021年 , 电影市场情势加速回暖 , 国产电影总票房达399.27亿元 , 相比于2019年国产电影411.75亿元的总票房 , 已经恢复至疫前水平的96% 。 但市场的复苏却并未表现在上市公司的业绩中——从26家影视院线上市公司最新的三季报及中报业绩来看 , 对比2019年同期 , 仍有20家营收下滑 , 其中7家营收降幅超50% 。
究其背后原因 , 一方面 , 已上市的传统影视巨头们2021年鲜有爆款推出 , 票房被新势力企业瓜分;另一方面 , 即便他们参与了爆款制作 , 但由于大体量电影参投公司动辄几十家 , 实际的分成比例也很难占到红利 。
单看2022春节档情况便可窥一二——传统影视公司虽身影犹存 , 却也夹杂在一众新势力影视公司中 , 不复主导 。 《长津湖之水门桥》是博纳影业今年唯一正式参与春节档角逐的作品 , 但该影片背后有7家出品公司 , 14家联合出品公司 , 僧多粥少;光线影业也仅有一部《狙击手》上映 , 口碑虽然不错 , 但由于题材类型撞上《长津湖之水门桥》 , 排片惨淡 , 票房表现也不及预期;万达影视参与出品了《奇迹笨小孩》 , 但同样占股不多;华谊兄弟则直接退出今年春节档 , 并无作品上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