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人间章回】读书岁月(上)|散文 刘家鸿

散文|【人间章回】读书岁月(上)|散文 刘家鸿
本文图片

如今 , 人们的生活条件超来越好了 , 读书的心思也越来越淡了 。 尽管时下的书籍多得海了去 , 应有尽有 。 可是 , 现在的青少年也没有几个 , 能安下心来去读书 , 老年人更不用说了 。 饭后电视机前一座 , 头重脚轻地打起了呼噜……
【散文|【人间章回】读书岁月(上)|散文 刘家鸿】以前 , 乡下没有多少娱乐活动 , 闲余时要是能觅得一本杂书读 , 心里别提有多美滋了 。 记得有一年冬天 , 我用一双旧鞋 , 换得一老头家一本 , 开头缺页下边也快撕完的《西游记》 , 扒在被窝里 , 借着微弱的柴油灯 , 一直读到天亮 , 竞不觉得累和困 , 早起鼻子眼眉全都是灯灰 。 为了一双旧鞋 , 我还挨了父亲一顿扫帚打 。 要知道那个时候 , 不但没有什么吃的 , 也没有象样的衣服穿 , 农村的贫穷可想而知 。
如果一个人活着 , 没有将一段青春时光 , 托付给高贵的思想和真诚的文字 , 那么他就是一个庸人了 。 因为他已放弃了对自我灵魂的塑造 , 这一段读书的机缘错过了 , 就再也无法去弥补 。 古人云:三日不读书則面目可憎 。 更何况已错过了一段读书的黄金岁月 。
在网络、手机、电视的围攻下 , 躲在无人的角落里 , 捧读一本让人热泪盈眶又感应心灵的好书 , 是一种多么奢侈的幸福啊!如今人们不去读书有许多借口:工作太忙 , 生活压力又大 , 环境太吵 , 热闹事太多……总之没空 , 挤不出闲余时间读书 。 但曾国藩有言:"苟能发奋读书 , 則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 , 热闹之埸亦可读书;负薪物豕均无不可读书;即清静之乡 , 神仙之境皆能读书 。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
我思故我在 , 未经省察的人生 , 是亳无意义的 , 我读故我思 。 一本书可以造就一个沉思的人 , 从表面上看 , 思想者与无知者的差异 , 或许就在一本书上 , 但一本书所产生的精神距离 , 是无法测量的 。 思想者的沉默也昭示着一种精神力量 , 而无知者則喋喋不休 , 却暴露出内心的苍白 。 阅读是一种内在的精神仪式 , 不依赖于外在的表演 。 当一个人强迫自已做出读书的姿态时 , 其实不过自我折磨罢了 。 一个曾经有过一段疯狂阅读的人 , 一个对过去读书心怀依恋的人 , 即便不能拥有一间房 , 一架书橱 , 一盏台灯 , 一个畅游书海的安静夜晚 。 我们依然不能去怀疑他那纯洁的读书情感 , 因为对庸常的世界 , 读书不仅仅是隔绝和排斥 , 更是超越 。 读书是理性的 , 读书人在灿烂的星空下 , 获得了灵性的自由 , 和诗意的人生 。
书 , 如一个燿眼的路标 , 一个和蔼慈祥的老人 。 前者能让这清晰路标照亮前程 , 引领我们在人生的旅程上少走许多弯路;后者則让我们奔向前方 , 放眼便能望见大千世界 , 一些鲜为人知的事情 。 读书理应自身努力 , 挑战和忍耐 , 方知个中乐趣 , 不了解这份喜悦 , 是多么可惜啊!就如同人进入宝山 , 却空手而回一样无聊极了 。 放眼天下 , 会读书能思考的人是坚强的 , 因为他能自在的去品味、汲取人类的精神财富运用自如 。 读书又善于思考的人 , 才是"心灵的巨富"!
我认得字不多 , 刚上小学时就碰上了文化大革命运动 , 没上过几天课 。 就是在这种环境下 , 我就喜欢读书 , 字的确认得却读不出音来 , 看它的偏旁念白字 , 即使是现在我还念白字 , 我没有学过拼音 , 有一些读音都是我女儿纠正过来的 。 不记得有没有读过《看图识字》 , 小人书连环画是看过的 。 但我对图画的兴趣远没有对文字大 , 别管是什么书 , 只要能見到就如获至宝 , 既使是一片残纸 , 我也会捡起来读得津津有味 。 那会没有什么书读 , 书店也早就关门大吉了 。 凡是以前的书刊除了《红宝书》 , 都被列为禁书查收焚烧 。 我所读过的书也太杂了 , 少年时光都是在"书海"中度过的 。 书陶治了我的情操 , 开阔了我的视野 , 丰富了我的知识 。 也就是在书本里我了解社会感受生活 。 书海一望无际 , 高入云天;上下五千年 , 纵横千万里 。 书就象一艘船 , 把我从狭隘的地方 , 载向无边无际的海洋 。 书也如同一位博学的大师 , 教会我无穷的知识和智慧 。 书也像一位可亲的长者 , 指引我走进社会直面人生!(未完待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