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雪江卖鱼图鉴赏
文章插图
[南宋]李东 雪江卖鱼图 25.5×23.6cm 绢本水墨 故宫博物院藏款识:李东。
把自然世界的奥秘与人事的奥妙相匹配,是宋代人所努力追求的高度。在宋代雪景山水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一个有趣的主题:“雪江卖鱼图”。在故宫博物院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分别藏有一幅精巧的团扇画,均是雪天的卖鱼场景为中心,前者名为《雪江卖鱼图》,后者名为《雪桥买鱼图》。买卖活鱼为何会成为精雅的卷轴绘画的主题?在画面的背后是否有更深的意义?
鱼在古人的味觉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并因此上升到思想的高度。老子说“治大国若烹小鲜”。鱼是“鲜”的基础。孟子说,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可是,鱼虽好吃,要吃到也并不容易。《雪江卖鱼图》为南宋后期的画家李东所作,他活动在宋理宗时期的杭州,大约是1240年前后。画史记载,他擅画一些滑稽的民间生活题材,然后拿到最繁华的御街去卖。粗看起来,《雪江卖鱼图》也延续了他的这种特点,所画是当时的生活。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雪桥买鱼图》中没有画家名款,历来被认为是南宋绘画。两幅画主题相同,画面构图却各有特色。两幅画的名字,一个是买,一个是卖,买卖其实是一体的。李东《雪江卖鱼图》中,画面有比较明确的前景、中景和背景。中景是主体。大雪笼罩之中,江边有一个水榭,一个戴着头巾、文士打扮的人坐在露台上,正伸出左臂,准备接过小船里身披蓑笠的渔人递上来的一条鱼。这个交接的过程正是画面的核心。卖鱼的渔人画得比卖鱼的文人更清楚。相比之下,《雪桥买鱼图》的构图要显得细碎一些。李东画面里用以衬托水榭的高耸雪山,在这里变成了低矮的丘陵。尽管仍然分出了前、中、后的不同景观,但前景成为画面最复杂的地方,不但有巨大的山石,文士在小童陪伴之下向渔舟卖鱼的场面也在前景。买鱼的文士比卖鱼的渔人画得更加清楚,交接鱼的瞬间尽管也画了出来,但其效果比李东的画要弱了不少。
文章插图
南宋 佚名 《雪桥买鱼图》 扇面,绢本设色,24.8×26cm,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雪桥买鱼图》很可能是一幅晚于南宋的作品,但其基本的图像配置依然延续了李东《雪江卖鱼图》的特点。时间是在大雪纷飞的寒冬,地点是在远离城市的山野江村。人物分主角和配角,主角是买卖鲜鱼的文士和渔夫,配角是一位出现在画面边缘,肩挑两个大罐状物品的人。这个人和画中的渔人打扮有些相似,同样都身披蓑衣、头戴斗笠。他的身份不太容易确定,他可能是另一位渔人,挑着鱼篓上岸寻找买家,也可能是挑着酒瓮卖酒的人,还可能是挑着东西冒雪归家的村民。他的出现让雪江卖鱼的场景显得更有真实感,同时也更加强调了大雪严寒的郊外静谧而冷清。
有趣的是,宋代以后的画家也对雪江卖鱼的题材颇有兴趣。比如上海博物馆所藏元人《雪溪卖鱼图》团扇,以及安徽省博物馆藏明代朱邦《雪江卖鱼图》挂轴。然而由于画家时代的差异,南宋画中那种于天寒地冻、万籁无声中,文士与渔人默默交接的气氛很难再复现。
文章插图
明 朱邦 《雪江卖鱼图》 163.5X101cm 安徽省博物馆藏
雪江卖鱼的主题究竟有怎样的含义?
从存世的作品来看,“雪江卖鱼”的题材有可能早在北宋已经出现。波士顿美术馆藏有一件高近2米的《雪山楼阁图》巨帧,传为北宋初年的范宽所作,实际上可能是北宋末、南宋初的作品。画面一片白雪皑皑。背景是高山,高山脚下是临江的山村。山的最深处是一座宫殿,而半山处则是一座文人的草堂,一位文士正在里面往山上张望。画面下部的近景处是江岸,一艘篷船正停泊岸边,戴着斗笠的渔夫站在船尾,冻得瑟缩着,他手中提着一串鱼,正在递给岸上走来的一个人。这个人打着伞,戴着头巾,手里拿着东西,应该是一串铜钱,正递给渔夫,用来交换渔夫的鲜鱼。他的衣衫和渔民差不多,看起来很有可能是山腰草堂里那位文士下山卖鱼的家仆,买好鱼之后他将会拿回去做成美味的佳肴,供文士在天寒地冻的深山中享用。而交易完成,渔夫也将立即躲进温暖的船舱,他的妻子正在船头架着火炉做饭,船舱的窗户口还可以看到他们的小孩。这是一个温馨的渔人之家。与山腰的文人草堂形成呼应,同时又与江岸两位天寒地冻中行旅之人形成对比。买卖鲜鱼是画面的一个重要线索,让画中的雪景平添了许多生趣。
- 书院|卜居钱塘|南宋古村小记
- 鹌鹑$历代名家画鹌鹑,四季平安
- 陈亮#辛弃疾回忆沙场往事,写下一首脍炙人口的词,每一句都是千古名句
- 光耀&南宋穷秀才发现一处宝地,“自尽”后葬于此,家族从此富贵800年
- 南宋@陆游晚年的一首词开篇一句气势十足,结尾一句悲凉无比
- 绘画$当皴笔画法碰到自然山水,南宋画家是如何描绘出万物有灵
- 拓本$欧阳询81岁楷书《温彦博碑》(南宋拓本) 秀雅俊美!
- 杀气&历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号称孤篇压南宋,读后热血沸腾
- 书法|高清|台北故宫新年高清特展——南宋的小品绘画
- 三国#南宋大词人缅怀三国名人,感慨生不逢时,壮志难酬,他写了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