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陶|大溪文化勾连涡纹彩陶研究

勾连涡纹彩陶是由上下平行的三角形底座上角沿长出支叉 , 支叉上下不闭合且反向对称 , 底座三角横向相连 , 横向带状分布;或者由月牙状叶片构成的相向而对的双勾涡状 , 反向对称的双勾底座或平 , 或斜向 , 或根本没有底座 , 且图案间往往间隔有弧线三角纹、花瓣纹、“工”字形纹、“人”字形纹和圆点纹等图案的彩陶纹饰 。 根据勾连线条的月牙形状及对称方式 , 可以把勾连涡纹彩陶分为A、B两类(图一) 。 A类盛行于红山文化中晚期 , B类则流行于西阴文化 , 分别是两类文化的典型彩陶 , 并少量见于大致同时期的以大溪文化为代表的其他文化之中 。
彩陶|大溪文化勾连涡纹彩陶研究
本文图片

图一 大溪文化勾连涡纹彩陶分类
1.大溪(M114:1)、2.雕龙碑(T2314A:121)
大溪文化是分布于西起瞿塘峡东口 , 东到武汉一带 , 南达洞庭湖周围 , 北抵荆山和大洪山南麓 , 主要区域在长江中游的两湖平原地区 , 中心区在江汉平原西部一带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 。 根据大溪文化分期研究 , 可分为发展序列明显的四期遗存 , 其中大溪文化A类勾连涡纹仅见于属于第三期遗存的大溪遗址的M144:1 , 表现出三角底座一端延伸二支叉 , 支叉顶部上下压在支叉上 , 并稍显闭合;M144:2的上下支叉线条反向对称 , 二支叉完全不闭合 , 且支叉外侧各有一弧线 。 在同属第三期遗存的桂花树、关庙山、杨家湾等遗址中表现出底座三角的开始萎缩 , 支叉呈完全闭合的趋势明显(图二) 。 B类勾连涡纹仅见于属于雕龙碑第二期遗存的T2314A:121 , 表现出由勾叶、凹边三角、圆点、变体“工”字形纹组成的连续带状图案 , 三角一端延伸线上下对称呈涡状(图一 , 2) 。 此外 , 大溪文化彩陶器类主要有釜、罐、豆、壶、碗、曲腹杯、器座、盆、筒形瓶等 , 以花瓣纹、网格纹、弧形三角纹、绳索纹、平行线间对顶三角纹等彩陶图案为特征 , 并不具备演变成大溪文化勾连涡纹的纹样基础 , 因此要探讨大溪文化勾连涡纹的来源还应该放在时代相近的周边文化上 。
图二 大溪文化A类勾连涡纹彩陶
1~2.大溪(M114:1、M114:2)、3~4.关庙山(T34:6、T34A:51)、5.桂花树(原报告编号图九:5)、6.杨家湾(T47:10)
如上文 , 大溪文化A类勾连涡纹有上下平行的底座三角 , 而此底座是延长三角一端横向延伸形成若干个勾连的排列 , 并由三角顶角长出支叉 。 依照这个思路 , 在大致同时期的黄河流域属于西阴文化早期阶段的庙底沟遗址内发现了一种原报告称为“带白色陶衣和黑彩并用” , 即具有上下三角底座顶端伸出支叉并反向对称的彩陶纹饰 , 其连续横向排列 , 与大溪遗址的区别仅为前者上下两排支叉反向 , 后者则两排支叉外侧多一条对称弧线 , 推测后者是前者的变体 。 结合大溪文化出土的带有西阴文化风格的陶器器型与纹饰 , 以及作为强势发展期的西阴文化给予的传播背景和影响扩张 , 它们之间具有直接交流和借鉴的可能性 。 大溪文化A类勾连涡纹彩陶来源于西阴文化是可能性极大 , 既符合文化的发展与互动趋势 , 也适应纹饰交流演变的规律 。 此外 , 西阴文化与大溪文化的勾连涡纹具有相同的纹饰发展背景 , 即两种纹饰均不是本土起源 , 也没有纹饰演变基础 , 更不是主流纹饰 。 若想要寻找其最终源头 , 则需要将视角投向东北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 , 那里的勾连涡纹出现更早且非常盛行 , 演变脉络也十分清楚 , 并且是A类勾连涡纹彩陶传播和发展的中心 。 因此 , 西阴文化A类勾连涡纹因是受来自辽西红山文化影响的结果 , 表现出与来自属于红山文化胡头沟遗址内的筒形器彩陶高度的相似性 , 不排除是直接进行交流的可能性(图三 , 1~3) 。 此外 , B类勾连涡纹具有明显的西阴文化风格 , 表明其与来自西阴文化元素的联系 , 很明显是同西阴文化进行交流与互动的产物 , 与黄河流域中游地区属于西阴文化早期的北阳平遗址中的彩陶盆H3:17具有相同的构图方式和母题元素(图三 , 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