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的开埠 , 西方美术类型与中国传统书画并驾齐驱、互相渗透 , 构成现代视觉文化 。 同时 , 以上海美专为代表的现代教育体系确立了视觉人才的主流培育方式 。
2022年是上海美专创立110周年 , 基于上海与中国现代视觉文化的特殊关联 , 上海刘海粟美术馆推出“现代视觉文化”系列讲座 , 陈子善、陈建华、顾铮等15位专家学者 , 将从各自研究领域讲述现代视觉文化在上海的发展 。
首讲由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带来“海派文学作品的插图” , 从鲁迅、郁达夫、巴金 , 到张爱玲直至当代作家 , 陈子善讲述了现代文学如何与视觉文化结合 。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本期呈现的是讲座实录 。
文章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讲述“海派文学作品的插图”
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后 , 大量新文学作品被发表 , 但在大约十年的时间中 , 这些出版的单行本小说集、诗集、散文集中很少有插图 , 对此我一度感到奇怪 。 因为中国文化传统有“左图右史”一说 。 晚清《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等都是有文有图、互相配合 。 但在新文学作品中却少见真正与之对应的美术创作 。 直至20世纪20年代后期 , 这种现象开始改变 。
文章图片
《风尘三侠》封面
新文学插图之始:胡山源、郁达夫、鲁迅
1927年11月 , 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胡山源的剧本《风尘三侠》 , 列为“弥洒社丛书第三种” 。 弥洒社成立于上海 , 规模虽然不大 , 却是早期的新文学社团 , 胡山源是核心人物之一 。 鲁迅曾认为弥洒社是“为文学的文学的一群” , 胡山源的小说是弥洒社作品中“最突出的” 。 《风尘三侠》是剧本 , 剧名有点武侠小说的味道 , 但仍应属于新文学的范围 。 此剧本就有四幅生动的插图 , 很显眼 。
文章图片
《风尘三侠》内页插图
作者是当时画家洪野 , 施蛰存后来写了《画师洪野》 , 纪念这位英年早逝的“忠实的艺术家” 。 《风尘三侠》插图是我们现在知道的较早的新文学作品的插图 , 虽然带有一些武侠小说插图的痕迹 。
文章图片
《风尘三侠》内页插图
1928年1月 , 上海北新书局出版了郁达夫的中篇小说《迷羊》 , 这当然不是郁达夫最优秀的作品 , 但当时销路却很好 , 在短时间内不断重印 。 这本书扉页有一幅人物画插图 , 作者是叶鼎洛 , 也就是郁达夫所说的“创造社的一个年轻作家” 。 “创造社”是“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文学团体 , 其中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创作社元老均留学日本;后一批加入的年轻人被称为“创造社的小伙计” , 叶鼎洛就是其中之一 。 他比较佩服郁达夫 , 创作也受到郁达夫诸多影响 , 加之他是学美术的 , 所以给郁达夫的《迷羊》配了一幅工整的图画 。 这也是郁达夫第一本有插图的小说 , 画面生动形象 , 书的封面反倒很朴素 。
文章图片
郁达夫小说《迷羊》中的插画 。
- 哥哥|有位宝妈很郁闷:每次小姑子回娘家,走后婆婆总有十多天不待见我
- 中国文化@古代“最奇葩”对联,上联与下联丝毫不差,为何被称为千古佳对?
- 赛装节$民族文化风情融入开学课程
- 走进新时代&文化志愿者 送戏进乡村(新春走基层)
- 招聘|啥日子出生的人,事业遇到困难也不害怕,不断前进遇知音,好运来
- 江苏省|钓鱼届的扛把子,江苏男子带父亲硬核垂钓,网友:邓刚也要让三分
- 职场故事|老板儿子结婚,老员工只包了600元,老板找借口直接开除老员工!
- 灯塔!嵊泗县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提升城市文化品位
- 李宁玉@2022壬寅虎年江苏文化嘉年华暨第十届多伦多秦淮灯会成功举办
- 冰墩墩&文化冬奥|冰雪奥城难忘今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