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说新语‖何日功成名遂了,醉笑陪公三万场

苏轼|诗说新语‖何日功成名遂了,醉笑陪公三万场
本文图片

文丨王亚楠(方塘传媒编辑传播中心实习编辑)
《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宋 苏轼
东武望余杭 , 云海天涯两渺茫 。
何日功成名遂了 , 还乡 , 醉笑陪公三万场 。
不用诉离觞 , 痛饮从来别有肠 。
今夜送归灯火冷 , 河塘 , 堕泪羊公却姓杨 。
记得初一那天 , 汽车缓缓地驶离了山脚下这座萧瑟的村庄 , 我坐在车上眼睛不眨地望着窗外的沟谷山壑与田地里出苗的麦芽 , 竭力地控制住悲伤的情绪 , 避免被外婆和妈妈发现 , 可眼泪还是流了下来 , 就在不久前我与儿时一起长大的邻居妹妹离别了 , 心中的五味杂陈都随着泪水涌了出来 , 第一次如此真切地尝到了离别的滋味 。
今天读到这首词 , 就唤起了我的这次回忆 , 情不自禁地一次又一次去感受苏轼与友人深厚的情谊 。
苏轼 , 字子瞻 , 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 他的家庭富有文学传统 , 曾祖父苏序喜欢读书写诗 , 父亲苏洵和弟弟苏辙古文写得极好 , 都被列在唐宋八大家之中 , 母亲程氏知书达理并且深明大义 , 使得兄弟俩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
苏轼是那个时代人们的偶像 , 他生性放达 , 为人率真 , 喜交友 , 爱美食 , 好品茗 , 深得道家风范 。 但他也服膺儒家经世济民的政治理想 , 外任时勤于政事 , 造福百姓 , 深受人民的喜爱 。
哪怕是在屡遭贬谪时 , 他也没有自暴自弃 , 还自嘲说:“问汝平生功业 , 黄州、惠州、儋州” , 仍旧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 。 他的进退自如、荣辱不惊的人生态度成为了后世文人景仰的范式 , 也是我们赞赏和喜爱他的根因所在 。
苏轼这首词作于熙宁七年(1074) , 是唱和杨绘(字元素)的应酬之作 。 这一年七月 , 杨绘接替陈襄为杭州知府 , 九月 , 苏轼由杭州通判调为密州知府 , 杨绘与他饯别在西湖之上 , 之后他作词以表情谊 。 这首词充满了词人对杭州与好友的依依不舍 , 以及对未来的希冀 。
“东武与余杭两地相望 , 只见远隔天涯云海渺茫 。 什么时候才能够功成名就 , 衣锦归乡 , 到时候陪你同醉大笑个三万场 。 抛弃用酒的世俗方式倾诉离别时的衷肠 , 痛快的宴饮自古以来就另有缘由 。 今晚拿着残灯送你归去 , 走过沙河塘 , 落泪如羊祜的竟是你杨元素啊 。 ”
“东武望余杭 , 云海天涯两渺茫 。 ”“东武”指的是密州治所 , 现在的山东诸城 , “余杭”指的是杭州 。 两地相望 , 其实也就是词人与好友的两地相隔 。 下面一句“云海天涯两渺茫”直截了当地表明了东武与余杭两地距离遥远 , 与好友再次相见怕是不易 。 现在诸城到杭州驾车最短的距离大约有777公里 , 需要耗时8个多小时 , 何况是在当时交通并不发达的北宋呢?
“何日功成名遂了 , 还乡 , 醉笑陪公三万场 。 ”这一句道出了人间的辛酸与无奈 。 为什么会与好友分离?为什么会有无可奈何?为什么会堕下眼泪?原因就在于内心的一点希冀和不甘 。 词人对未来充满着希望 , 对功名仍旧抱有几分炽热 , 总觉得终有一日会苦尽甘来 , 得偿所愿 。 到那个时候就可以满载荣光 , 衣锦还乡 , 与数年不见的老友一同长醉大笑个三万场 , 相互诉说着这些年的苦与乐 , 仿佛曾经只身在外打拼的时光得以弥补 , 从前所受的委屈就此烟消云散 。
“不用诉离觞 , 痛饮从来别有肠 。 ”离别总是与酒相伴 , 似乎酒能够慰藉人心 , 给予远行的人勇气和力量 。 离别时痛苦也好 , 微笑也罢 , 每个人的表达方式各不相同 。 这里词人告诉给他饯行的杨绘不必戚戚于黯然离别之情 , 只需要你我痛痛快快畅饮即可 。 词人以酒化情 , 言语中挥洒着豪迈之气 , 读来觉得铿锵有力 , 如果仔细揣摩 , 会感觉到有一种隐隐的凄然之情流淌期间 。 但词人也没有一直陷入悲伤之中 , 而是以一种乐观旷达的方式来对待离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