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刘先银经典点说《孙子兵法》,品读艾美校训:尊德问学,广大精微(17)


(四)武经首位确立时期——宋代
宋朝自仁宗起 , 官方就重视兵学研究和整理 , 至神宗 , 诏令司业朱服、武学教授何去非校定《孙子兵法》等七书 , 号“武经七书” , 以官方名义颁行 , 同时 , 重办武学 , 以“七书”试士 。 至此 , 以《孙子兵法》为首的七部兵书 , 在一定意义上说 , 取得了与儒家经典同等重要的地位 。 此后各代率相尊奉 , 其武经之首的地位一直得到了官方的肯定 , 《武经》本《孙子兵法》成为后世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 。
宋朝前期的《孙子兵法》研究以官方组织为主 。 到了后期(北宋末至南宋亡) , 则以私人著述为主 , 反映了战乱年代整个社会对《孙子兵法》研究的重视 。 这方面的代表作是大约成书于两宋期间的《十家孙子会注》 , 学界一般认为 , 此书就是存世的《十一家注孙子》 。 由于辑者将各家之说辑在了一起 , 具有重要的军事和史料价值 , 因而成为后来研究《孙子兵法》者的必读之书 。 此书的校定刊行 , 是宋人对孙子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 。 此后的孙子书 , 以《武经》本《孙子兵法》和《十一家注孙子》这两个版本为底本不断繁衍 , 形成了传世版本的两大基本系统 。 《梅圣俞注孙子》、《张预注孙子》、郑友贤《孙子十注遗说》、施子美《七书讲义》等 , 代表了这一时期《孙子兵法》注解的新水平 , 对后世影响较大 。 尤其是张预注 , 集诸家之长 , 成一家之言 , 博而切要 , 多有发明 , 文字亦好 , 有杜牧之风 。 另外 , 此时还出现了西夏文《孙子兵法》 , 这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国内少数民族文字译本 。
总之 , 宋代在孙子文献研究方面有突出成就 , 在版本较勘、注解讲义、专题研讨、兵书合刻、集注汇解、分类辑编、少数民族文字翻译等方面 , 均有成果传世 。 特别是《武经》本《孙子》和《十一家注孙子》的编定刊行 , 深益后世 , 功不可没 。 但宋人对《孙子兵法》军事理论体系的系统研究和应用理论研究进展不大 , 理论与实践脱节严重 , 实际运用是其薄弱环节 。 其成就和教训对后世均有深刻影响 。
(五)阐发和考据时期——明清
如果说宋代施子美的《七书讲义》开疏解阐发《孙子兵法》之先的话 , 那么 , 明清就是《孙子兵法》疏解、阐发和考据的大丰收时期 。 刘寅的《孙子直解》、赵本学的《孙子书校解引类》、李贽的《孙子参同》、黄献臣的《武经开宗》、朱墉《孙子汇解》、顾福棠《孙子集解》、黄巩《孙子集注》等 , 都注意在理论阐发上下功夫 , 而不仅仅是注字训词 , 其讲解多有新见 , 且更注意了系统性 , 指导性 , 体例也更趋完备 。 李贽主张“以《七书》与《六经》合而为一 , 以教天下万世”(《孙子参同序》) , 王阳明合心学、兵学于一体 , 戚继光融兵、儒于一炉 , 并注重应用理论研究 , 将《孙子兵法》高深的理论具体化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方法;清代的顾福棠、黄巩等开始将《孙子兵法》和西方的军事理论相结合 , 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 明、清两代的许多将领和学者将《孙子兵法》的理论用之于海防建设、火器战法等 , 提出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观点 , 在《孙子兵法》研究史上闪耀着特有的光辉 。 另外 , 这一时期以服务于武科应试为目的的武闱孙子研究 , 重视对《孙子兵法》的义理阐发 , 具有积极和消极(充当考生进入仕途的敲门砖)的双重作用 。
与偏重讲解《孙子兵法》义理研究相对应的 , 是清代中期有关孙子的考据研究 。 其代表人物有孙星衍 , 毕以珣 , 章学诚等 。 他们在关于孙子事迹、《孙子兵法》成书时间、篇数和内容、文字校订和注释等方面作了深入考究 , 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 。 特别是孙星衍据华阴《道藏·孙子》为底本、参《通典》、《太平御览》等书校订而成的《孙子十家注》 , 纠正了原书的不少错误 , 刊行后 , 广泛流传 , 成为《孙子兵法》流传的最主要的版本之一 , 改变了自宋以来主要靠《武经》本《孙子兵法》流传的单一格局 。 但他的这一版本因所见资料不全也出现了新的错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