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扫一扫 看视频
由百万字严肃文学作品改编 , 跨越50年的“年代感” , 一群非流量演员……如何圈粉年轻观众?
---------------
今年春节档 , 现实题材电视剧《人世间》火了 , 豆瓣8.1分 。
这部剧改编自梁晓声“茅盾文学奖”获奖同名小说 , 以中国北方城市一个平民社区“光字片”周家三兄妹的生活轨迹为故事脉络 , 讲述从上世纪60年代末至2016年间中国的社会剧变和百姓生活 。
《人世间》原著作者梁晓声、编剧王海鸰接受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采访 , 分享创作心得 。
由百万字严肃文学作品改编 , 跨越50年的“年代感” , 一群非流量演员……为何还能圈粉当下的年轻观众?
梁晓声:留城青年在文学形象画廊中是缺席的
梁晓声说 , 他曾在大学讲课时谈到一点 , 写作这件事 , 最主要的使命是写形形色色的他者 , 然后给更多的他者来看 。
梁晓声的《人世间》原著小说共115万字 , 以北方省会城市一位周姓平民子弟的生活轨迹为线索 , 刻画了10多名平民子弟的跌宕人生 。
写100多万字的严肃文学作品 , 在当下文坛已很罕见 。 梁晓声说:“写作对我是一件吃力的事了 , 颈椎病非常重 。 在这个情况下 , 自己写了这么多年 , 也写了不少的作品 , 作为一种夙愿 , 就是要再写一部作品 。 ”
上世纪80年代初 , 梁晓声发表《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今夜有暴风雪》 , 成为中国知青文学的代表作家 。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 , 梁晓声转向为平民代言 , 关注回城知青、普通工人、进城农民、莘莘学子等 , 这些平民身影 , 出现在他的《返城年代》《年轮》《知青》等虚构写作和《中国社会阶层分析》《郁闷的中国人》等作品中 。
“再写一部作品”的夙愿 , 在梁晓声眼里 , 是向现实主义致敬 , 向工人阶级致敬 。 梁晓声在书中写了“大三线”的老工人 , 也写了当时留城的年轻工人 。 “回过头去看知青文学 , 那么多人在写 , 但是留城的弟弟妹妹们 , 他们和城市的关系更紧密 , 和时代的关系也更紧密 , 但是他们在文学的形象画廊中几乎是缺席的 , 因此我想为他们也塑造几个形象 , 作为一种拾遗补缺的事情 。 《人世间》了却了我这个愿望” 。
梁晓声说 , “工人”这个概念已经发生了本质的变化 。 “首先是工厂的概念发生了变化 , 今天已经不像从前那样 , 一个师傅带着若干徒弟守着一台车床 。 那时候师父和徒弟的关系影响很深 , 就像武侠片里师父和徒弟的关系一样 。 现在工厂不存在了 , 都是流水线 。 ”
梁晓声指出 , 身为一名普通工人 , 是周秉昆的宿命 。 在原著小说最后 , 周秉昆依然是领退休工资的普通工人 。
“但是他并没因为这一种宿命而没有活出人样来 。 当我们看到最后会觉得 , 如果我的身边有周秉昆 , 他有困难我会帮助 , 他忧伤我会安慰 , 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可以信任 。 一个普通人活到这个份上 , 既普通 , 在这个社会的平台上也很了不得 。 ”梁晓声说 。
王海鸰:《人世间》是“编剧清单”中与众不同的一笔
将上百万字小说改编成电视剧 , 必然涉及原内容的取舍问题 。 但对于《人世间》的影视化改编 , 梁晓声持相当开放的态度 。
“原作者一般都愿意自己作品原封不动地呈现 , 而不是‘做减法’地呈现 。 但是在所有小说改编中 , 这都是不可能的 。 改编之所以叫改编 , 是因为它二度创作 , 一定是有取舍的 。 ”这种取舍 , 包含艺术层面 , 也包含商品属性的考量 。
- 尹正|《四海》预售破7000万,刘昊然、刘浩存、尹正等主演
- 公众|中性先锋玛琳·黛德丽:不为公众、不为时尚,更不为男人
- 原著|荒诞话剧《我不是潘金莲》将开启巡演 张歆艺领衔,“怪咖”男团出演
- 演技|灵剑山:热巴、杨幂被观众各自想象,张榕容的王舞受到抨击,不服
- 下架|曹云金、李菁元宵节纷纷亮相,德云社却无戏可接,究竟发生了什么
- 提问|撒贝宁、马东、蔡康永、窦文涛,四位“名嘴”你最喜欢谁?
- 陈乔恩|搭肩、搂腰不是重点,字幕都没遮住的这个动作让艾伦不再“绅士”
- 陈伟霆|打着陈伟霆、黄景瑜、范丞丞旗号来圈钱?年度最烂综艺诞生了
- 闫妮|时隔《斗牛》13年后管虎、黄渤、闫妮再次重聚在《狗镇》让人期待
- 原著|想看《人世间》,还是原著最过瘾